民事案件超过95%在庭审之前即解决了,即是在民事审前程序中解决的。[11]我国的民事案件数量自从1998年500万件后,除2003年略低于这一数量外 改革进程中难以保持中立之地位。事实上,第一阶段民事司法改革既有最高法院推进司法现代化的原因,亦有法院系统面临民事案件数量激增从而减轻工作压力之原因。许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54.html -
了解详情
里都至少有一份显得相当规范的庭审笔录。而且,在不同法院旁听的若干个案件开庭审理中,我们还真切地感受到了当事人双方唇枪舌战的实质性对抗过程。但是 我国民事诉讼实务的那种调解型审判方式至少在我们所调查的中院一审民事案件程序这个层次上差不多已经基本消失。然而,更多的判决结案率却也意味着如何切实保障判决本身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56.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复杂,不同性质的案件由不同的法院受理,适用不同的诉讼程序,由此形成了多层次、多审级的民事诉讼法体系。 香港民事诉讼法主要由一系列的法院条例和 和实质结果公正这些基本要求。为达致这一目标,改革者采取了如下措施: 第一,修正对抗制诉讼模式下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性,促进诉讼各方之间坦诚相待,鼓励当事人尽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08.html -
了解详情
)闽民再终字第34号民事裁定,裁定撤销原判,本案发回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本院于2009年7月1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审原告 十六条【再审审理】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 ...
//www.110.com/panli/panli_19144531.html -
了解详情
一、民事调解的涵义及发展过程 民事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民事诉讼法过程中,可以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主持并促使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协商 和审判程序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负责调查、和解,对审前程序管理法官与负责开庭、裁判的法官分而设之,保证裁判的公平、公正。 3、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404.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对现行民事诉讼法展开全面修订,构想有关一审诉讼程序的这种体系性方案却是势在必行。在做这样的构想时,必须先考虑程序分化的根据或基础。第一审程序借以 有法律上的一般性重要意义等等情形必须适用合议制。其余的无论基层还是中级法院的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则都由有审判员资格的法官独任审理。对于具有法律适用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841.html -
了解详情
,当不同审级的法官运用不同的证明标准时,对基于同样证据的案件,第一审和上诉审对事实的认定可能完全不同。证明标准不统一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将造成法律适用 ,但简易程序毕竟是一种以效率为主要价值取向而设计的程序,适用该程序审理案件开庭的时间往往在一个小时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否对事实进行充分的争执和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66.html -
了解详情
上诉后,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发回重审,淄博市博山区人民法院依然以被告举证不能而判决原告胜诉。被告再度上诉,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二审中,上诉人 更多。[43]虽然其中很多是标的额小、争议不大的案件,但依然有大量的案件必须通过普通程序审理。由于基层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文化程度不高,很大一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59.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第一审简单民事案件适用的诉讼程序。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它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是一个独立的诉讼程序,既不依附于,也不 。诸如: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或提起反诉,使案件明显不符合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等等。二是严格转化的报批程序。如主审法官经开庭审理后,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21.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只处于一种裁判者的角色。 具体来说,当事人主义的四大特点是: 第一,案件事实由当事人负责。诉讼活动都由当事人来发动、推动和主导。特别是在庭审 准备和庭审两部分。我们将法官助理分为程序助理和文字助理两类:程序助理负责庭前准备阶段的程序性事务工作,文字助理负责开庭审判阶段的文字工作和其他辅助性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