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的问题。立法就此应当明确业主团体是各种救济权的主体,同时规定业主团体可授权 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或他人行使;在上述机构不履行职责时,业主个人可代为行使 周枏:《罗马法原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35页。 [17]参见古振晖:《共同所有之比较研究》,台湾财产法暨经济法研究协会2006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113.html -
了解详情
人在环境中将被贬为与动物和植物以及其他生命形式完全平等的普通一员,从而将人的主体地位丢失。 环境法的价值与其他法的部门一样应该首先定位为人的 有赖于经济法,具体就是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协调。经济法认为自然秩序是有非正义成分的,所以需要国家公权力的矫正,经济法修补经济安全和财产正义。在环境法看来,自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02.html -
了解详情
调控的必要性,并认为可以取得缓解周期波动的幅度、缩短萧条时间的调控收益。(注:陈东琪:《新政府干预论》,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2428 变化的同时,也必将进一步带来相应立法和执法的变化。依据经济法的法理,宏观调控法关乎国计民生和相关主体的基本权利,因而应实行法定原则,(注:调控法定原则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481.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的法律地位,是指市场主体参加市场活动时在法律上所有的主体资格。如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等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关系。 第2,调控市场, 合同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4)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恰如其分地估价经济法的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57.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因所在。日本与德国从近代以来在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经济法的发展轨迹与德国类似。 19291933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场世界性的 保障,打击假冒伪劣、违反合同、侵犯其它经营者、生产者合法权益的活动,使市场主体能够在可靠和有保障的环境中放心生产经营,把提高效率置于首位。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757.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实践;竞争关系;当事人认定标准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99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实施以来, 市场竞争秩序在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11月11日)。 [6]李友根:《论经济法主体》,载《当代法学》2004年第1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29.html -
了解详情
律师制度与律师实务、律师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以刑法、民法为主体的实体法知识,以经济法为主体的实体法知识,以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仲裁制度为 2001年6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第22次会议再次审议法官法、检察官法,经过论通过的两个法律分别增加一项规定,即:国家对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和取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408.html -
了解详情
干预市场经济的产物,因而一般认为是经济法的重要内容。但其中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与民法却有着非常直接的渊源关系,因为市场竞争关系也是平等主体之间在市场交易中产生的, 揭,第41页。 [51] 前注1揭,第22页。 [52] 王先林:《试论诚实信用原则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载《政法论坛》1996年第1期,第4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827.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的人格可称为自然人格,由法律赋予并调整的主体资格是法律人格。正因民法所确认的法律人格是强调当事人地位平等,故与自然人格相接近。[10]换言之, 2.当事人地位平等是区分民法和其他法律部门的分水岭。法律部门的分类尤其是民法和经济法的关系,历来是我国理论和实践中争论的焦点。[29]其实,任何法律要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20.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在:第一,《民法通则》第2条界定了民法的调整对象,区分了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第二,《民法通则》确定了民商合一的体例,确立了我国民商事立法的民商合一 民法典各编的陆续出台提供了空间。《物权法》并没有规定物权主体、取得时效、物的概念等,这表明其是要留待民法典总则来规定,也表明其是在民法典体系构建的思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