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公民、社团、国际组织在公法关系中各处于什么地位? 各种公法关系主体分别有哪些权力、权利?这些权力、权利源于何处? 公法有哪些基本制度?这些 功能、作用是什么? 公法有哪些具体法律部门?这些法律部门分别调整什么权力(权利)关系? ……。 所有这些问题和其他类似问题无疑都是公法学必须研究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08.html -
了解详情
采取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彻底的“私有化”方式,实现资源拥有主体的分散化,而采取在基本维持原来国家所有资产范围前提下“搞活”国有存量资产与发展非国有经济并行模式。因此 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拥有生产资料。因此,一旦还权于民-给公民以自主投资营业的权利,那么,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即成必然。随着改革开放推进,我国逐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24.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的一种宪法限制,据此,任何一项涉及剥夺公民生命、自由或财产的法律都应符合公平、正义等基本价值的要求;而后者则是对法律实施的 原则被称为“获得法庭审判机会”的原则(opportunitytobeheard),其涵义是,那些利益或权利可能会受到民事裁判或诉讼结局直接影响的人应当有充分的机会富有意义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35.html -
了解详情
? 国家、公民、社团、国际组织在公法关系中各处于什么地位? 各种公法关系主体分别有哪些权力、权利?这些权力、权利源于何处? 公法有哪些基本制度?这些 功能、作用是什么? 公法有哪些具体法律部门?这些法律部门分别调整什么权力(权利)关系? ……。 所有这些问题和其他类似问题无疑都是公法学必须研究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17.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定义仅仅指明政治权利与作为一种政治行为的参与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指明公民政治权利作为宪法上制度设计的功能与本质所在。有的学者注意到了政治权利的功能而 事项的决定权构成的公共事务决定权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基本的和主要的部分。公民政治权利的第二部分是担任国家公职的权利。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并不限于参与公共事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37.html -
了解详情
强调此种意义上的纳税人基本权是宪法性的权利,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权利,内容上具有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属性。就自由权层面而言,强调国家对公民财产的这种剥夺 税款必须真正地用之于民以实现征税的目的,纳税人享有社会保障权。 由于纳税人基本权兼具自由权与社会权双重属性,难免存在内在的紧张,即私有财产权与社会保障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1.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权力有效的宪政模式。宪法规范代表着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即公民权利),法律则是对宪法基本规定的具体化。因此,依据宪法和法律所行使的权力,归根结底都 为中心。因为经济区域相对固定并不宜强制改变。这也契合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第二,虽然以经济区域为本位,但是行政区划的确定并不能完全迁就于经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96.html -
了解详情
的观念体现在具体的民事制度中。在主体制度上,以公法上的权利义务主体的公民概念取代私法上自然人概念,反映了民事生活的非私法性;[⑥]废弃私法人和 非私法观念。1986年的《民法通则》没有将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加以规定,而是确定了民事权益一体保护的原则,并以民事权利为中心构建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57.html -
了解详情
观念体现在具体的民事制度中。在主体制度上,以公法上的权利义务主体的“公民”概念取代私法上“自然人”概念,反映了民事生活的“非私法性”;[⑥]废弃私法 观念。1986年的《民法通则》没有将“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加以规定,而是确定了民事权益一体保护的原则,并以民事权利为中心构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53.html -
了解详情
议会通过的第一部“帝国宪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臣民”的概念,而找不到“公民”、“国民”、“市民”、乃至“人民”等概念。一般说,在近代市民国家或现代民主国家里 为“公众可以不受任何妨碍自由取得自己所需信息的权利”。尽管近代宪法将言论、出版的自由作为一相基本人权予以保护。但是政府权力的扩张和大众传媒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