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构成对诉讼秩序的不遵守。不明确被害人出庭的性质,以下问题就难以处理:公诉机关需要被害人陈述作为证实有关犯罪的证据之一,被害人不愿出庭时人民法院该如何处理 ,就可以请求以物质补偿方式进行精神慰藉。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往往会给被害人造成重大的精神损害。例如,抢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70.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改革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推向深入。 一、侦查权应由行政机关统一行使 各国对刑事案件的侦查,通常都由警察机关进行,如英国、美国等。虽然有的国家, 到人民检察院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材料,但由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只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因而辩护律师和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50.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居然比提起公诉的证明标准(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 5期。 [3] 1.绝对的确定性任何法律目的均不作此要求;2.排除合理怀疑刑事案件中为有罪认定所必需;3.明晰且有说服力的证明适用于某些民事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活动的主要内容。三职能说是传统诉讼理论的通说,根据这种观点,由于侦查是公诉的必要准备,是诉讼活动的组成部分,非经侦查,便无从确定应否起诉,因此 开始凸显。在传统的审判中心主义下,检察官集控诉和侦查职能于一身,同时负责对刑事案件的侦查和控诉,但是随着犯罪形势的发展、变化,侦查的技术化、专业化要求加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32.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要求司法人员的主观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④进而认为,法院判决中所认定的案件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完全一致。⑤坚持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就是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 证明标准没有体现公、检、法三机关的职权分工。刑事案件在侦查阶段的证明要求就要达到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和人民法院有罪判决的程度,岂不意味着检、法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01.html -
了解详情
诉权。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被害人并不知道被告人是谁、是否归案、刑事案件何时提起公诉,有的甚至还不知道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将告知被害人有权 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这样的规定无法落到实处。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76.html -
了解详情
。大陆法系的多数国家传统上对刑事案件实行起诉法定原则,只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已经构成犯罪,检察官原则上应当提起公诉,不得裁量不起诉。这虽然 机关保全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的证据的义务 司法官员的客观义务首先是为了发现案件的事实真相,为此,大陆法系国家普遍确认了领导侦查程序的检察官或者预审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50.html -
了解详情
大程度上切实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是可想而知的。 从另一方面看,对于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和辩护律师包括审判人员自身违反程序规定收集的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常常缺乏重视 障碍,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证人出庭参加质证的比例非常之低,在一些法官头脑中对证人应当出庭作证的观念也非常淡薄,很多案件虽然公诉机关移送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93.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自己诉讼主张的责任。其性质是法律义务与法律后果的统一。确定刑事案件的证明责任的承担者,在公诉案件中,证明责任由公安司法机关承担,自诉 的有利保障,从而成为整个社会的保障。 参考文献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 巫宇主编《证据学》,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 [3]. 樊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91.html -
了解详情
但警察在侦查比较复杂的商业罪案时,对于如何采证往往要向检察官咨询。刑事案件的公诉由检察官负责。检察官决定起诉须考虑两个标准,一是证据的充分性;二 由被害人等起诉予以纠正,但由于被害人在收集证据和起诉能力方面的局限性,许多案件实际上只能不了了之。 2.检察机关实施监督的置后性和被动性往往导致难以有效预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