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运用于普通、简易或一审、二审和再审等多样的程序种类,涉及到的问题和论点也十分丰富。但本文仅仅以第一审普通程序的送达到答辩期届满这段期间为背景 又于2001年有关民事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中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针对同一对象的两个司法解释虽然在程序阶段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890.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纠错程序。因此,从法律上规定一套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再审程序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现行三大诉讼法对再审程序的规定却过于原则、过于粗陋 , 错误的,应当进行改判。申请再审人在申请再审时提供所谓的新证据,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包括:1、该证据是由于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441.html -
了解详情
从未在香港得到过执行。 内地和香港对于判决终局性的法律冲突主要体现在对于内地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的理解上。在集友银行诉陈天君(Chiyu Banking Corporation 证据使用,[31]中国法院将会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这就造成了国际民事诉讼中的一事再理现象,既浪费了司法资源,又在某种程度上有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98.html -
了解详情
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31页。 (22)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2款指出: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39)参见陈光中主编:《刑事再审程序与人权保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40)参见孙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48.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审判者则不应当实施带有追诉性质的诉讼行为。而我国审判监督制度关于法院主动启动再审程序的规定,使得法院同时具有了两种诉讼职能:既是审判者,又是起诉者。这 到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对当事人假维护私权之名,恣意侵害公共利益的民事诉讼,负有国家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机关,自应代表国家公权予以干预。二、再审事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58.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程序刚性是程序本位理念确立的基础和前提。所谓程序刚性,是指法律关于民事诉讼各个环节的规定都应当是严肃的、权威性的,诉讼参与者不根据法律规定行事,就会有特定的不利 中更是几乎落了空。此次《修改决定》第4条第1款在细化再审事由时,明确将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细化为八项,即该款第45项和第712项;且不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76.html -
了解详情
生效判决和裁定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3)民事诉讼法对民商检察监督制度作了具体的规定:第14条规定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第187 想象的。直到今天,检察监督还定位为三大诉讼再审程序的启动机制,长期在诉讼法的制度体系内充当再审程序的配角,民商检察监督也一直与行政检察监督拉郎配,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305.html -
了解详情
生效判决和裁定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3)民事诉讼法对民商检察监督制度作了具体的规定:第14条规定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第187 想象的。直到今天,检察监督还定位为三大诉讼再审程序的启动机制,长期在诉讼法的制度体系内充当再审程序的配角,民商检察监督也一直与行政检察监督拉郎配,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87.html -
了解详情
的职权。1990年行政诉讼法和199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则把法律监督职能局限到按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权。即使如此,对这一抗诉机制存废仍引起争论。 再审程序,参照刑事诉讼法按审判监督程序抗诉再审程序的规定,必须明确由抗诉机关的同级人民法院再审。并直接适用二审程序。在这个前提下,检察机关出庭履行支持抗诉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26.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原则,违背了当事人平等对抗的民事诉讼基本原理。 鉴于上述分析,建议取消法院公权利启动再审程序的规定与做法,严格遵守审者不诉的基本法理,确保其中立性。 的范围,表现在有的法官经常会主动行使职权去解决当事人并未提出要通过司法程序加以解决的法律关系,如,原告只要求确认合同有效,但法院主动判决被告赔偿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9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