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及当事人的地位。所以在民法上,要以关系化了的法律关系为核心概念,而不是以权利为核心的概念。例如,拉伦次教授认为,法律关系,一般来说,从一个人看 ,谁享有什么权利及承担什么义务。同时,确认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进言之,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是指因与诉讼标的有利害关系而参与民事诉讼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500.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定适用性即可。美国《规则》就是这样规定的。例如其关于推定的规定,就只适用于民事诉讼,因此标题冠以民事诉讼中的推定字样。[74]第三,统一独立规定 均选择予以回避,不从正面加以规定,而只是从司法认知和推定的角度在特定情况下免除一方当事人的证明责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证明对象本质上属于实体法决定的范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78.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合同,并且此既存关系与诉讼中的侵权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罗马Ⅱ特别拈出既存关系一项,其目的无非是当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既存关系与侵权关系存在密切联系时 有更密切的联系,此时特别拈出既存关系似乎没有什么必要。[38] 但是,当事人的既存关系可能是纯粹的法律关系,例如合同关系(正如第4条第3款特别指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09.html -
了解详情
不规整的事实,既有研究缺乏一种有效的概念提炼来概括中国基层法院特殊的运作逻辑。 通过对中部某省一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我们试图找出这样一种现实运作 弱势的一方,并非任人摆布,他们也会采用各种谋略达到自己的诉讼目标。 什么是诉讼中的弱者?一是把法律过程(主要是司法过程)看作是博弈过程,那么对弈的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01.html -
了解详情
的根据究竟是什么呢?近代社会之前,基督教神学理论曾经试图对权利作出理论上的注解,但是由于它的出世性,该种理论性的阐释难以促成作为法学范畴的权利概念的出现。 。如果该种判断权由宪法裁判机关下放到呈泛化状态的民事主体手中,不仅不同类型的基本权利在民事化操作中会出现冲突和碰撞,而且,由于基本权利和民事权利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226.html -
了解详情
含义是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在实体法上具有依据,其内涵与实体请求权并无区别,因而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20]大陆法系传统的诉权理论并不认可实体性诉权这一概念, 、要求其根据实体法作出正确裁判的请求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21]综上所述,胜诉权在民事程序法中已无存在之必要,在民事实体法中更无运用之余地。 由于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70.html -
了解详情
。 3、诈害案外人权益行为 对于诈害案外人权益行为,学界并无准确界定。但对于诉讼欺诈的概念,学界著述颇多。学者们从 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已的民 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这是当事人拥有诉讼处分权的法律明示。诉讼处分权在民事诉讼中有着特别重 要的存在价值,其功能:一是引导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71.html -
了解详情
顺利展开。因而树立现代司法理念,是司法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我国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承袭苏联民事诉讼制度建立的。尽管1991年民事诉讼法修改时,对再审程序 概念和范围以及确认新证据的规则是我国法律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证据的概念与范围:新证据是指在案件原审理过程中已经存在,但当事人在原审审理时没有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99.html -
了解详情
,是为了突出内在于一切权利的强制因素[2]。这种一切权利的强制因素在请求权概念出现之前,是通过诉讼制度来加以说明的,但一旦将诉讼中的实体元素分离为独立 存在其他请求权,如身份上请求权、诉讼请求权等,但凡为特定民事主体之间请求为特定财产给付者,应均属债权。物权请求权既为特定当事人之间为特定给付之请求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07.html -
了解详情
在崇尚对抗主义(adversary system)的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那里民事诉讼在一定程度上被塑造成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战场。大陆法系国家虽然 结果也许永远也无法发生。简而言之,在执行程序中,正确的概念是执行力的国家垄断,而不是债权人获得清偿的国家垄断,如果希望将前者理解为包含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