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庭向证人交代权利义务程序 1. 法庭向证人交代权利义务程序的设计 根据宪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目前,我国证人在出庭作证时享有如下诉讼权利:(1)有使用 拒证权,造成司法实践中配偶之间、亲属之间互相提供不利于自己亲人的证言;辩护律师因职业的原因获取的不利于被告人的信息,由于不享有拒证权,是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732.html -
了解详情
的限制,实际上废除了普通法当事人提出他们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专家证据的权利[17]。在刑事司法领域,改革的呼声也从未停止。美国在1975年所制定的联邦证据法中便 仍然将建立在对于侦查权力的信赖而非鉴定结论本身的科学性之上。 其次,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辩护律师的会见权、调查取证权、阅卷权更多的是纸面上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24.html -
了解详情
会取得某些利益,这一点更加深了人们对司法介入的接受程度。[15] 事实上,刑事司法的过程之中充满了诉讼各方的博弈与权益衡量。即使在美国传统的法官事后 甚至不参与直接交易的法官也对答辩交易产生巨大的影响。法官提供给检察官和辩护律师有助于订立协议条款的反馈信息,例如一位常规拒绝检察官的一级毒品罪犯缓刑建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78.html -
了解详情
由法官执行,此后由法院执行。中国的逮捕主体与日本存在明显的区别,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 的权利。具体来说,应当提供两个方面的制度保障:1.在犯罪嫌疑人聘请辩护律师方面。第一,明确规定侦查机关的告知义务。当侦查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49.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离开房间后告知犯罪嫌疑人,他可以重新调换自己的位置。《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守则D2.2规定,犯罪嫌疑人拒绝进行列队辨认、群体辨认或录像辨认时 样本多数评估规则和禁止诱导规则;确立禁止多个辨认人之间接触规则;逐步确立辩护律师或亲友在场规则;逐步确立全程录音录像监督规则。在辨认结束以后,应确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40.html -
了解详情
区 别。《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查取证。该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辩护律师经证人 严重,可视情况判处管制或拘役。目前,已有学者对证人拒证行为的刑事立法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和论述,这里不在 论述。 论文网在线 WWW.LUNWENWANG.COM(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75.html -
了解详情
在英美法系国家,裁判者包括陪审团的中立性是正当程序的基本要求之一;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以及组织法对法官、检察官的中立性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具体制度的设置 和偏见,保障了程序的公正性。但是,这种审查方式所要求的证据移送制度使得辩护律师不能充分了解控方的证据材料,再加之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受到限制,从而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42.html -
了解详情
阅卷范围。刑诉法对审查起诉阶段被害人代理律师的阅卷问题没有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25条规定,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的,经人民检察院许可、可以查阅 阅卷多规定了一道批准许可关。其二,对代理人阅卷范围的规定,机械地比照辩护律师阅卷的规定,这与被害人诉讼地位是不相称的。 2、取消对诉讼代理律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85.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与被害人的对质似乎就丧失了法律上的依据。既然没有规定法官、检察官和辩护律师等询问被害人,怎么能安排其对质并让被告人当面质询被害人呢? 对这一 其对质。对此,笔者认为,侦查中对质的开放性取决于审讯制度的开放性,如果我国刑事诉讼修改后明确规定讯问嫌疑人律师应当在场,除非嫌疑人自愿放弃律师在场权,那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63.html -
了解详情
”的角色走下来,实际上成为代表国家执行犯罪控诉职能的一方当事人,并与另一方当事人——刑事被告及其辩护人形成一种法律地位平等、诉讼权利对等的相对关系。其次,从诉讼 的制约。刑事诉讼中,由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所受的地位、环境和行为条件以及知识技能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其辩护权的行使不能不较多地依赖于辩护律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