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相比,诚信原则在德国民法典中的地位有所提升,功能有所增强。首先极富抽象思维能力的德国人在法典中创立了诚信原则这一概念。正如徐国栋教授所指出:现代汉语 严格意义上讲,我国民法通则中的民事法律行为仅指合法行为在法理上存在缺陷,它另创立的民事行为与德国民法典中的法律行为为同一概念,包括效力待定及不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18.html -
了解详情
和理由的陈述上,而缺乏对对方当事人的事实主张和权利主张进行反驳的意识和能力。加之,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明确规定质证的程序和法律效果,因此,我国现行民事审理 落实直接审理原则,为民事审理程序有序、高效进行提供主体保障。民事诉讼程序的有序推进,不仅依靠法院的积极行为,更重要的是有当事人的积极参人。第一,实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29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或财产毁损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遗漏 政法委要求积极探索建立特困群体案件执行救助金,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双方当事人均为特困群体的,当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时,按一定程序给予申请人适当救助,解决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57.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的危害程度及被告人张高磊、王延生、隗阳的犯罪行为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实际赔偿能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四项 。)五、被告人王水利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宣告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含已缴纳2万元)。(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 ...
//www.110.com/panli/panli_268837.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种方式,当事人必须具备诉讼行为能力才能够有效地按其真实意思实施诉讼行为,并达到该行为引起的预期效果。另外,《日本民事诉讼法》还规定,对当事人因 ,当事人必须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或上诉后至判决宣告前的期间内撤诉。 (6)撤诉须由法院作出裁定 对撤诉人的申请撤诉行为,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并据情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74.html -
了解详情
人的诉请数额。经本院审查,对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主张的父母扶养费,因其父母不属于无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人,依法不属于被扶养对象,该诉讼 附:【本案适用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 ...
//www.110.com/panli/panli_16086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 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720页。 [11] 陈蓓蕾著:《精神损害赔偿应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之诉求》,载www.civillaw.com.cn,于2008年3月23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72.html -
了解详情
多的代价,此外,对确实没有履行能力的债务人,也能在依法执行的基础上体现出人文关怀。 三、完善我国民事执行程序的构想 为适应民事执行工作的迫切需要,从根本 不当行为,如执行法院无管辖权或执行人员的行为越权,强制执行不依执行依据为之或超过执行依据的范围执行等。 对当事人及第三人就程序性异议的,可依以下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2.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主体平等原则的准确内涵和有效性重新加以界定:民法典虽然可以宣告在民事活动中法人与自然人处于平等的地位,但这绝不意味着在对二者的保护上必须采取绝对的 人。[19] 传统民法的架构基本上围绕财产问题而展开。民事主体法部分对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关注,并不是出于对人的利益的关怀,而是要寻找到一个法律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78.html -
了解详情
。前者包括进行诉讼的权利能力与进行诉讼的行为能力,如某未成年人是某一犯罪的受害人时,该未成年人不能在刑事法院成为民事原告人,在此情况下, 民事当事人提起的诉讼亦可发动公诉。”[7]检察官不得再以“追诉适当”为理由,提出“不予追诉”或“宣告无罪”的意见书;预审法官或审判法官一经系属案件,也不得再以“追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