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证据效力而无强制执行力,庭审调解则不然,案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审判人员所出具的调解书经当事人签收后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约束力。 此外,从 、促进社会和谐的特点。而作为缓解审判压力、化解社会矛盾的创新举措,立案调解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方面,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22.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履行能力、当事人双方的过错程度、结合具体案件进行综合确定。对于并不是真诚悔罪,只是想借此逃避法律制裁的被告人不能仅仅因为达成了调解协议、赔偿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就给与从宽处理;相反,对于受自身客观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全部达成调解协议,或不能全额支付赔偿金的,但是倾囊赔偿了被害人部分经济损失,并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698.html -
了解详情
很快就能理解对方、原谅对方,这离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就不远了。 四、隔山卖羊、背靠背调解。即平常说的单方调解,与上述第二点基本同理。这理要 ,让当事人回家冷静思考,多方位思考,认真考虑对方的意见和法官的调解方案,过一段时间后再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当然,在冷处理期间,可采用上述第二、第五点的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287.html -
了解详情
希望调解时能争取对方作让步。 【访谈6】其实调解协议已经很明确了,欠债就该还钱。执行开始后能够为当事人再争取一点(让步),基本上律师的任务就算完成 并降低调解成本。法院和社会有必要加大投入,降低调解成本使达成调解的预期收益高于诉讼的预期收益。以调解方式结案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只是第一步,我们还可以做得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927.html -
了解详情
,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第13条规定的调解协议特殊生效制度。根据统计结果,大多数当事人知道可以约定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盖章后生效,比例为65.8%,显著 内容超出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设置超范围调解协议制度的目的在于通过促进纠纷的一揽子解决,最终促成调解协议的达成。就该制度,被调查者为律师和法官。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49.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履行能力、当事人双方的过错程度、结合具体案件进行综合确定。对于并不是真诚悔罪,只是想借此逃避法律制裁的被告人不能仅仅因为达成了调解协议、赔偿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就给与从宽处理;相反,对于受自身客观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全部达成调解协议,或不能全额支付赔偿金的,但是倾囊赔偿了被害人部分经济损失,并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54.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款规定: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特殊调解协议还可以申请支付令,第十六条规定: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56.html -
了解详情
已表明当事人之间形成了某种对抗,这种对抗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即使在诉讼终结后也无法消除。实践中往往出现打一场官司、记一世冤仇的现象,正是这种对抗未能 条件下,可以放弃自己的民事权利。而在没有查清楚事实、分清是非的情况下,当事人即达成调解协议,正是当事人行使自己的处分权的一种表现。因此法院强令当事人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70.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答辩期尚未届满时,笔者就召集各方当事人就合同效力、还款时间等问题进行调解。最后,前两起案件分别在立案后一个月内达成调解协议,第三起案件在立案后一个 ,一般的做法是提示原告撤诉或者直接驳回原告之诉请。但这样一来,矛盾仍然潜伏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仍有发生新的诉讼的可能。为减少讼累,法官可以耐心地促成案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12.html -
了解详情
意思自治原则发展而来的。意思自治原则的核心是允许当事人选择适用于他们之间法律关系的法律。进入20世纪后,由于仲裁制度在各国的普及,加上国际经贸的发展, 是其本质属性,法律性仅为附从属性。 2.调解的特点 自愿性,接受调解和达成调解协议均是自愿,是当事人处分自己民事权利的行为。非对立性,可以使当事人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