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品侵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但长期以来的诉讼实践中,对产品侵权的证明责任分配存在很大的争议,其根源就在于对产品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理解存在着 ,缺陷产品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许多学者认为,应当在这两个方面也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但这只是学者建议,新证据规则中并没有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倒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58.html -
了解详情
前各方的权利义务、建立强制被告答辩制度、建立证据开示制度以及设置审前会议制度。关键词:审前程序制度价值检讨完善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是指法院受理案件后至 后方能作为裁判的依据。通过这种制度,确立失权效力规则,以便集中开庭审理案件,避免诉讼突袭,真正实现诉讼的“平等武装”,实现双方攻防平衡。5、设置审前会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8.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就显得必要。笔者认为,应当尽快制订相关规则,以求对调解进行严格的程序规范和重新定位。三、严格规范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真正落实自愿、合法原则 “互谅互让”和牺牲精神。笔者建议,在调解书的制作中,亦应如判决书一样写明事实和证据分析,并增加“本院认为”的说理部份,通过在“本院认为”部份的法理阐述和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18.html -
了解详情
1、在某些债务或经济合同纠纷中,如果案件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且其是否委托律师代理民事诉讼不影响其胜诉的情况下,原告委托律师支付的律师代理费 ,如果一方当事人根据责任承担法则要求对方承担律师代理费,势必造成对方当事人亦按此规则要求该方承担他所支出的律师代理费,这种相互承担对方律师代理费的做法将引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06.html -
了解详情
举证责任的明确和举证责任的平等分配规则的确立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美国民事诉讼中,证据开示制度为当事人双方收集证据提供了多种选择手段。当事人双方除了手持 有密切的联系。笔者期望,通过程序公正和程序保障的议论,进一步突出当事人作为诉讼主体的地位,以此作为审判方式改革的基础。注释:[1]参见谷口安平著,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1.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制造与客观事实不符或相反的材料,并意图引起民事诉讼的证据。诉讼中伪证是指在民事诉讼开始后,诉讼当事人及其参与人意图通过法院的审判,达到损害对方( 一个滞后的活动,被形象地称之为“秋后算账”。案件的事实早已成为历史,法官只有按照证据和逻辑规则去推断事实,但很难完整、原样地复制历史。任何一个历史事实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70.html -
了解详情
上看在刑事案件,控辩双方及审判机关都可以收集和提供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都有权利和义务举证,这些证据都可能有真有假,因此需要认真地审查评断。按照“不属实 是指证据所证实的内容具有真实性,而是指必须为法律容许,不包含立法上所规定的排除规则,才可用于证明案件中的待证事实。它包含以下内容:第一,证据的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70.html -
了解详情
年。一方面,真实义务通过1933年10月修正案(Novelle von 1933)正式写入《民事诉讼法》第138条第1款;另一方面,1933年也是有关真实义务讨论的 前提,亦即辩论原则的建立。因为在辩论原则支配的民事诉讼中,原则上当事人负责诉讼资料和证据资料。证明责任的理论背景使其在1933年真实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97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事实上,民事诉讼程序的技术化与专业化主要表现在发现真实的环节当中,实现发现真实的去技术化与去专业化,是贯彻让大众接近司法原则的关键所在。以证据认定事实的 都明白的道理法官居然搞不懂之类的感慨。其实,证据裁判是逻辑与经验叠加的一种游戏规则,我们今天的诉讼过分强调了逻辑,忽视了经验。在小额诉讼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567.html -
了解详情
定性是西方国家再审程序广泛适应的理念。尤其是在判例法国家,因确定的终局裁判既有创制法律规则的功能,科学地对待生效裁判被置于突出的地位。而我国民事再审 但不可能究尽证据。现实的选择是只能在保障程序公正的基础上实现实体公正。 2.取消法院职权提起再审。 首先,人民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违背了民事诉讼不告不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