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刑事被告人尤其是可能判处长期徒刑或者死刑的被告人及其亲属触动不大,其自觉履行赔偿义务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全面的激发。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公安、检察机关在侦查、起诉阶段对附带民事赔偿进行调解的权利。我国刑诉法司法解释第90条: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已给付的,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85.html -
了解详情
六个阶段的调解,这无论对法院还是当事人,在人力、物力上都是浪费。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对话,在自愿的基础上就争议权利义务关系达成协议 自己权利的处分。既然行使了处分权,就可以说是诉讼终结。但是在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人民法院被迫再次开庭审理,随着开庭次数的增加,诉讼的周期必将拖延,加大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20.html -
了解详情
类型:制度性分布与格局 自古及今,我国一向重视调解制度的建设。就制度和规范层面而言,我国的调解制度,尤其是民事调解制度,在全世界可以说是最为发达的,立法者 和前瞻性:它所关注的不仅是通过调解化解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同时还关注该纠纷的解决是否实现了当事人在法制上的权利和义务,是否促进了现行法律的更新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07.html -
了解详情
这就要求法院对案件法律关系的判断和解读,对于当事人之间的是非对错以及权利义务的分配给出明确的答案。 (二)专利民事侵权纠纷的特点与诉讼程序之悖反 专利民事侵权纠纷 ,第462-464页。 [6]迈克尔努尼著,杨利华、于丽英译《法律调解之道》,法律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8-9页。 [7]陈刚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897.html -
了解详情
法庭调解更多地是因为法庭主动发起而不是因为当事人的选择,而其中的首要因素在于法官们对于民事司法性质的理解。我们已经看到,中国事实上是将判决而不是调解 问题。法庭有时候宁愿以协议的方式不按照权利/义务的原则解决纠纷,这是因为中国的法律理论本身就没有清楚地区分哪些情况下应该调解或仲裁,哪些情况下不应该,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66.html -
了解详情
。 (四)调解书的制作及调解达成协议的效力:调解过程应当制作调解笔录,可参照民事调解的做法;当事人就诉讼事项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协议;法院在确认调解 ,日期、签章;送达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达成协议的意义在于已经达成协议即可结束诉讼程序,进而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使达不成协议,该程序的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394.html -
了解详情
向当事人发送受理通知书、举证通知书或应诉通知书同时,应当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合议庭人员确定以后,应当在开庭前三日内 或拖延诉讼的,视情形可给予相应的民事制裁。 (四)、庭前调解方面。 应进一步规范庭前调解制度。明确庭前调解工作由法官助理主持,主审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74.html -
了解详情
小人喻于利”,应当做到“存天理,灭人欲”。因此,当人们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执时,当事人应当放弃自己的权利,不计较个人之利益得失,这就必然要求当事人通过 ,当事人都能够先向法院申请进行调解,换言之,可能利用民事调解制度来加以解决的纠纷范围大体上与民事审判的主管范围一致。受理调解申请的裁判所原则上指定一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01.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相分离,只要当事人通过协商、对话,就实体权利义务达成一致协议,即可解决纠纷。民事诉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纠纷,因此,在调解中,即使案件事实 过:“当调解者对具体纠纷的解决持有自己的利益时,往往可以看到他为了使当事人达成合意而施加的种种压力的情况。这种‘强制性的合意’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调解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45.html -
了解详情
大多数教科书中都将法律定义为“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 法官主持下,由双方当事人依法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纷争的一种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法院调解根据诉讼程序的不同可分为民事调解和刑事调解(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