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过高的精神损害赔偿金极有可能打消被告人履行判决的积极性,导致附带民事诉讼判决成为一纸空文。 最后,此处的物质损失不包括死亡赔偿金或死亡补偿费。死亡 。新刑事诉讼法第101条吸收了司法解释的基本精神,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首先,该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72.html -
了解详情
)等尝试,有无可能象日本和台湾地区那样发展到建立法院内诉讼外相对独立的民事调解制度,将来都可以进一步探讨。不过对这些程序的考察暂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案件影响难办案件、关系难办案件。参见,侯猛:《案件请示制度合理的一面从最高人民法院角度展开的思考》,载《法学》2010年第8期。 [15]这一制度的建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17.html -
了解详情
专用发票,财政规定的银行凭诉讼费专用发票和案件受理通知书才予以收取。由于诉前调解案件没有正式立案,不具备开具诉讼费专用发票的条件,收取了成本费的法院只能违规 参考;一种是另一方直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第三是协议双方对诉前调解协议进行公正,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28.html -
了解详情
都是不相适应的;另一个极端是由于简易程序规定的太简单,在我国大多数基层人民法院为了避免错案发生,尽可能不采用简易程序。即使是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 的名誉,对对方的仇恨,对国家和正义的厌恶由此而生。并且强烈要求通过民事调解的手段来抑制正义之剑。[28]各国开始寻求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手段,并进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29.html -
了解详情
不但在第9条中规定调解协议内容超出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第10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对于调解协议约定一方不履行协议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准许,还在第 的问题上具有约束力②。显然,在这一限制下,刑事判决对行为性质的认定对民事诉讼没有拘束力。而在德国诉讼法理论中,其态度具有一定的两面性,一方面,在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842.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权益,行政诉讼当事人在法院默许甚至动员下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比由人民法院强制解决当事人纠纷的判决方式更加柔和,基于平等、自愿的基础达成的协议,结果 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笔者认为,行政诉讼调解应选择调审合一模式,在目前民事调解、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案件调解和行政赔偿诉讼调解已经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792.html -
了解详情
上作出公正判决。1987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具体适用民事诉讼法(试行)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再次就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明确作了规定。我国现行 应该看到,不同的滋生土壤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法律文化类型和法律心理。自古以来,调解在中国一直有着广泛的适用,西方的法律文化孕育了以诉讼为主的纠纷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105.html -
了解详情
在民事案件执行过程中所提供的担保也不是调解担保,而是执行担保。 其二,调解担保的标的是民事调解协议所确定的债的关系。被担保的主债务是通过民事 调解书所确定的主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债权人可以依据调解书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当然,人民法院在进行执行时,应当按照调解书所确定的承担责任的顺序和方式开展工作。对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983.html -
了解详情
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和合法原则[1]。当事人自愿作为法院调解的根本性原则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应该予以肯定。但笔者认为,法律规定 的设定不健全,程序公正难以保障 首先,法院调解的适用条件不规范、不明确。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设专章规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03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受到高度重视。1956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的民事审判工作方针,1964年这一方针被发展为十字方针,即 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00年)》第48条规定,当事人在仲裁委员会之外通过调解达成和解协议,可以凭当事人仲裁协议和他们的和解协议,请求仲裁委员会指定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