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根。当然,赋予被害人向被告人行使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法律无法确定统一的赔偿标准。这种赔偿既是对被告人的惩罚也是对被害人的补偿。具体赔偿额可以根据犯罪 或其法定代理人决定。 七、关于刑事被害人对公诉案件的直接起诉权 为防止检察机关滥用不起诉决定权而有罪不诉,刑事诉讼法赋予被害人对公诉案件行使补充起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70.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 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 阶段中主要是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问题。经过批捕和审查起诉的案件一般都会送至法院,因为一旦不起诉的话,案件的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等相关部门就要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35.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较为完善,有的国家并规定了非法取证的后果责任。在法国一旦某一证据被排除,对于司法警察不按规定的程序办案, 权。 我国属带有大陆法系色彩的成文法国家,我国刑诉法第140条、第142条规定的不起诉法规,正是检察权范畴中的自由裁量权的体现,刑诉法第137条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70.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物权的客观标准。在正常情况下,无需进行实质调查,仅凭公示的外部表象即可放心交易或执行。因此,财产刑执行中没必要也不可能要求执行人员在 、没收财产等财产刑的执行。为此,最高法院1998年《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4条规定: 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判决的执行,根据案件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8.html -
了解详情
的。另外,如果以原判是否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作为划分提审与指令再审的标准,实际上是将二审审查一审裁判后的处理方法应用到审判监督程序中来,这也 作为一个整体的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并未给予院长个人,院长个人是不能代表整个法院的。(3)刑事诉讼法第205条第2款,虽然没有如同第1款那样明确规定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55.html -
了解详情
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看出,该村支书赵某确实有犯罪事实,但不是贪污性质,而是职务侵占性质。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职务侵占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罪名。 2004年3月 部门经审查改变了罪名,2004年9月21日以赵某犯职务侵占罪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应该说公诉部门的决定是正确的,侦查部门的做法属于超越管辖范围立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02.html -
了解详情
受理。 对于类似案件,为了避免因当事人上诉带来的后续问题,法院通常不制定书面的裁定,只是口头告知起诉人。 2.撤诉的非正式运作。法官利用撤诉制度抹掉那些不好处理 ,中国民商法律网,更新日期:2004年10月15日。 [35]汪建成:《刑事诉讼法再修订过程中面临的几个选择》,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09.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对于下列情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时犯罪的;犯罪已过诉讼失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 作更为具体的规定。《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有权抗诉,但确有错误的范围并不明确界定,实践中掌握的标准不一,特别是涉及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04.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在和解中的监管作用,在引入刑事和解制度时不应脱离诉讼过程而形成独立程序,而应将其纳入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之中。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现有的公诉程序没有刑事和解 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但在操作上大致以基本查明案件事实为最低限度的要求,即可以确定犯罪事实已经发生、加害人是犯罪行为人。我国微罪不起诉的具体要求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1.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作了重大改革,将原来职权式诉讼模式转变为控辩式诉讼模式。在控辩式诉讼模式下,法院对公诉案件起诉的审查由 而胡乱到处作证。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一方面补偿费的范围和标准是严格限定的,证人不可能从作证中得到额外的好处;另一方面可以明文规定,经查实证人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