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局限性的。 首先,由于历史的检验通常意味着真凶再现、被害人复活等确实无疑地证明死刑裁判错误的事实、证据的出现,[10]而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很偶然的 ,就事实和证据问题采用一致同意的特别规则。 【作者简介】 王敏远,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华侨大学法学院。 【注释】 [1]有关部门对此已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70.html -
了解详情
很难被纠错;另一种是,作出了犯罪认定,从事理上讲是比较容易被人接受的,但在程序上看起来仍然比较费劲。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案例来说明: 第一 。当然,如何合理运用和规范证明方法,还需要许多探讨,我想,在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中可以找到一些有用的路标。 【作者简介】 周洪波,单位为清华大学法学院。 【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59.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机关有的时候会接受,有的时候则会以重罪轻判,轻罪重判,适用刑罚明显不当为由抗诉。检察机关为了避免出现不利后果就应积极履行证明责任并达到相应的证明 处罚的法定、酌定量刑情节,必要时还可以要求控方补充相关证据材料、委托有关单位制作社会调查报告、依法调取量刑证据材料。审判机关作为裁判者在量刑程序中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71.html -
了解详情
阶段。作为被追诉角色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被期待着能够积极参与诉讼活动并且接受相应的人身约束,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则应深刻认识、准确领悟到角色的期待 的律师法第35条规定: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但因为许多规定与现行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70.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在以后的立法或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证明责任属于实体问题,适用实体法律关系的准据法。 【作者简介】 赵耀斌,单位为武汉大学。 【注释】 [1]主张实体法说 ,16 Loy.L.A.Int 1 &Comp.L.J.609.德国一直采取接受反致的态度。1986年《德国国际私法》第4条第1款规定:若适用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38.html -
了解详情
特殊性表现在法官常常根据自身的学识、亲身的生活体验或被公众所普退认知与接受的那些公理经验作为法律逻辑的一种推定定式。[10]《证据规定》第64 当事人举证是否充分进行认定。 【作者简介】 顾韬,单位为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注释】 [1]李浩:《民事证明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75.html -
了解详情
设立事业单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报告;(三)具备资格、资质许可条件的证明材料。第九条 事业单位职责任务的确定,应当区别于行政机关、企业和社会团体,体现公益 保密。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的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及其使用情况应当依法向本单位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四十四条 有 ...
//www.110.com/fagui/law_384605.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的轻重应以社会危害性为尺度,同等社会危害性的犯罪应接受同等刑罚。〔5 〕否定说认为,单位犯罪中对成员的处罚一般应轻于自然人犯同一罪,理 经济制度等方面的不完善往往是此类犯罪发生的重要诱因,实践证明单纯的刑罚威慑并不足以遏制单位犯罪;其四,单位犯罪基本上是单位对社会的犯罪,一般不存在具体的受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00.html -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之生产经营管理行为有较大的宽容和对显著的轻微损害员工之行为予以接受,以达企业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促进发展之目的。 在《劳动合同法》第38 而解除与员工劳动合同“的具体规定。 1、对“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的具体规定为: ①不符合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的条件; ②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9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37.html -
了解详情
⑾ 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规范说所确立的证明责任分配原则可以说是比较合理的,而且也是当前为学界广为接受的。但也有学者指出规范说存在着方法论、逻辑性等方面的 责任:(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二)高度危险作业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