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证明责任和虚假证明责任,要回答的是历史上罗马法及古代德国法很有名的一个问题,即何方当事人应当对具体的要件事实举证。在民事诉讼开始阶段或者每一次证据 的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其一,提出诉讼请求的负担责任;其二,就特定案件事实主张负担提供证据的责任,并借此使诉讼程序向前推进;其三,负担使事实审理者采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508.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提供了充分条件。所以可以说举证时限制度是举证责任的应有之意和必然要求。 (二) 程序安定理论。所谓程序安定,是指民事诉讼的运作应依法定的 实行的是证据 随时提出主义,修改后变为证据适时提出主义(德国民事诉讼法第296条规定:“在作为判决基础的言词辩论终结后,再不能提出攻击和防御方法”)。[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11.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诉讼是由法官而不是由当事人主导的。我们可以简单的从德国的诉讼程序中发现两大法系的区别。德国没有采取陪审团制,而实行陪审员与法官共同审理由法官 进一步的贯彻落实。审判方式的改革经验在1991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中已有所体现,如该法强调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强调法院的调解应尊重当事人的自愿,等等,尤其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39.html -
了解详情
的胜诉效果却是对争议法律关系存在与否的宣示,是对既存法律关系的承认,并非对原有法律效果产生任何影响。“依民事诉讼程序所确定之私权关系,多由契约或 之诉适宜。 其次,进一步具体规定各类确认之诉的起诉要件、原被告的举证责任、审判权限、以及如何作出确认判决、确认判决的效力等事项。其中,特别是起诉要件直接关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97.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建议参照德国模式,即在判决中宣布其无效,同时明确该判决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以维护既有的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关于诉讼程序 在本轮行政诉讼法 了类似的观点:法国的举证责任是非常灵活的,没有一个僵化的条条框框加以限制。当然法院有调查的责任, 在最高行政法院近期的一个判例中,甚至明确了起诉人可以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497.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5).)行政责任中的行政处罚责任完全担当了刑事威慑和遏制的补充责任。 在德国,根据《反对限制竞争法》规定,对于基本的和 ,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为此,反垄断诉讼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经营者是否实施了垄断行为(注:目前《垄断司法解释》虽然适当减轻了原告的举证责任,规定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435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的脊梁。[24]当今民事诉讼法学界的通说采用罗森贝克的规范论,将证明责任区分为客观举证责任与主观举证责任。所谓客观证明责任是指在诉讼程序结束时,待 并结合不同证明对象在刑事诉讼中的意义,有针对性地适用不同的证明责任分配标准。 (二)刑事证明对象的二元分类:直接事实与间接事实 德国学者许迺曼教授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962.html -
了解详情
的鉴定启动权,有利于克服法官对于鉴定程序的垄断,防止司法腐败;另外,它也和我国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改革相适应,与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规定相协调。[29]另有一些学者则 ]参见[德]罗森贝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11月版,瑥[德]施瓦布等:《德国民事诉讼法》李大雪译,第910页。 [36]从我国的证据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26.html -
了解详情
&Co.(1988)202Cal.App.3d390,397,248Cal.Rptr.384. [12]毕玉谦。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55. [13]陈历幸、新闻诽谤举证责任分担的悖论及其解决[J].政治与法律,2000,(3)。 [14][日]谷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98.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责任问题上术语使用混乱,造成证明责任倒置、证明责任转移等重要问题的混淆;二是我国在摆脱单纯行为意义的举证责任的过程中,对结果意义过度强调,以至从 按照如下顺位进行:法律的明确规定,司法解释,证明责任契约,规范说,法官裁量配置。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调研小组:《民事诉讼程序改革报告》,法律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1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