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偏离术语的核心语义,既然损害赔偿与损失补偿是语义相通的两个术语,那么认为二者所指称的概念与制度系属截然二事,恐怕就未必妥当。 我们认为,主要作为私法制度之一 内容上并不完全相同,但前者在现代法上正日益趋近于后者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两大原则的趋同与合流,不仅体现了公法与私法相互交融和彼此影响的现代法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720.html -
了解详情
被滥用之虞。如果允许自由设立这样的法人,就会违背公益法人许可主义设立原则的宗旨。其五,可以明确公益法人与营利法人的概念。 根据通说,如果某团体虽然 构成。根据《公司法》第187条第2款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所以《公司法》对公司剩余财产分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73.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以适用取保候审,但是可能是一个内涵与外延极为模糊的概念,留下巨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另一方面法律又规定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 、证明程度等;相当性原则亦即比例原则,指将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险性、涉嫌犯罪的严重程度作为法院司法审查的重要基础;必要性原则,指基于人身危险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95.html -
了解详情
崩溃,基于此,才有了法律保留原则、处罚法定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比例原则等。即使这样,和司法程序相比,行政权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行政处罚有利于实现效率价值 简便易行的路径。 近年来不断有人呼吁把社会危害性的概念从刑法理论中驱逐出去,认为社会危害性缺乏规范内容,和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不利于人权保障等。其实,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00.html -
了解详情
,即法律对于某些已经具备违法性与罪责的构成要件行为( 如德国刑法中的破产犯罪),考虑到刑罚手段的比例原则,在特殊情状(即客观的可罚条 件)没有出现时,否定 存在方式 决定了但书有资格承担对犯罪具体构成要件的解释功能。从理论上看,决定犯罪成立的 规格是犯罪构成,犯罪的概念不能直接运用于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29.html -
了解详情
观点实际上也是对期待可能性作为刑法调节原则的认同。我国台湾学者林钰雄则明确援引了Henkel的观点并认为,由于所谓的无期待可能性,概念相当模糊,其要件与界限不 过失犯与不作为犯,使用期待可能性理论判断行为人的罪责,同样范围过广。一般国家的刑法典中,过失犯在所有犯罪中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而不作为犯几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38.html -
了解详情
观点实际上也是对期待可能性作为刑法调节原则的认同。我国台湾学者林钰雄则明确援引了Henkel的观点并认为,由于所谓的无期待可能性,概念相当模糊,其要件与界限不 过失犯与不作为犯,使用期待可能性理论判断行为人的罪责,同样范围过广。一般国家的刑法典中,过失犯在所有犯罪中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而不作为犯几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45.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战略》,载《中华商标》2006年第9期。 [17]国际公约规定有最低保护标准原则,其标准涉及权利保护对象、权利取得方式、权利内容及限制、权利保护期间等。 》,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44]参见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架构》,载《法律科学》1998年第4期。 [45]转引自马维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89.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也就是在这一意义上,给付行政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发现问题的概念。[1]但是,尽管它的内容颇为庞杂和近乎琐碎,但其中却具有这样一种共同现象,也是其 在相关的法律规定之中才采用了鼓励、支持的态度来积极的推进私人的参与。 这也是给付行政中的一般原理之一,即补充性原则的一种体现,即基于国家与社会相互分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08.html -
了解详情
还仅仅能够原则性地谈论一种明确性。然而49%的不明确性是很难与基本法相一致的,尤其是因为一种根据比例作出的数量性估计,是不可能具有充分的安全性 种动态过程,司法消极主义对于实现刑法明确性原则是极为不利的。 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消极主义是相对性的概念,由于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及法律传统存在明显不同,司法能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