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财产罪分别规定为财物罪与利益罪两类,作为财产犯罪对象,财物和财产性利益并列是并列存在的。不存在包容关系。日本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 对象之所以宽于盗窃罪对象,主要原因在于:盗窃罪是违反被害人意志而转移占有,未经被害人同意,几乎不可能转移不动产与财产性利益,即使在某些情形下转移了不动产或财产性利益,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243.html -
了解详情
自身没有什么关系,而应从禁止规范和命令规范中去寻求。⑺所以,判断一个犯罪行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单从物理的角度辨别是否有身体运动是不够的,因为不作为中 的数额较大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目,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中国幅员辽阔且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市场经济体系发展完善的程度及秩序规范的高低都存在巨大的差异,相似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544.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及其处置方式超越公众惯常生活经验与经历,悖离公众的普遍性思维和观念,抑或不符合公众的一般性认知与理解⑴。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现代资讯的发达、公众 保持相当的谨慎,对那些严重危害社会、用其他法律难以有效处理的行为,有必要作为犯罪来处理;但如果用其他法律手段能够解决的,就应当尽量不用刑法去调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396.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过失主体是处在危险性业务关系中享有具体和实际支配权的人 要准确界定监督过失犯罪责任主体,应当首先把握其基本特性。笔者认为,从监督过失的整个意蕴来看, 现场操作员注意操作,事后也不检查现场操作员的工作,最终导致危害结果发生,该领导就具有监督过失。[6]在德国,学者们从不作为犯罪理论展开,将具有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3874.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移到犯罪学之中,作为犯罪学的犯罪概念和理论方法。刑法学也承担预防和减少犯罪的任务,但这只是它的间接任务,而不是直接任务 及其问题{M}.方在庆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72. {37}张小虎.犯罪学的研究范式{J}.法学研究,2001,(5). {3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303.html -
了解详情
管制的有力促进。直接违反环境保护管制的行为必须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才能设置为环境犯罪,其判断标准是行为本身具有情节严重的特征。 学界对于情节严重的性质存在争议。 行为人实施了危害社会的作为或者存在不作为并将某种法益置于危险状态即可,不以对法益产生实际的危害后果为必要。 将危险犯规定为犯罪既遂的形态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622.html -
了解详情
作的陈述不但不具有证据能力,还必须有其他的佐证方能作为有价值的犯罪线索使用。而卧底警察所获取的犯罪信息或犯罪证据能够独立作为犯罪线索或者作为犯罪 出现的弊端。总之,检察令状主义[15],可以有效地控制特殊侦查,利于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刑事诉讼目的。 事前监控的有限性使得对特殊侦查的事中监控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3341.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中作为犯罪主体的自然人的修正,其他的构成要件则没有发生变化,形成了适用于单位犯罪的修正的犯罪构成。如果说由于德国、日本等国的刑法不承认 的刑事责任仍然欠缺具体的法律规定,法律漏洞依然存在。 由此看来,解决参与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的单位成员的刑事责任问题的立法方案应当是在我国刑法总则中增设规定参与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695.html -
了解详情
,在背后制定计划,指示实行者,对犯罪的完成所起作用不一定比亲自实行者小,有时还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将之作为教唆、帮助,那么处以与实行正犯 。另一方面,本文坚持认为,在刑法中应该明确分工分类法和作用分类法的不同功能,教唆犯只有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时,才能够按照主犯处罚,否则就存在按照从犯减轻处罚的可能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32.html -
了解详情
,在背后制定计划,指示实行者,对犯罪的完成所起作用不一定比亲自实行者小,有时还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将之作为教唆、帮助,那么处以与实行正犯 。另一方面,本文坚持认为,在刑法中应该明确分工分类法和作用分类法的不同功能,教唆犯只有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时,才能够按照主犯处罚,否则就存在按照从犯减轻处罚的可能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2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