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1篇 裁判文书602篇 条文释义 相关论文4篇)第七条【劳动争议处理的代表人制度】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 调解组织】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912.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后至1982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继承和发扬了根据地人民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仍然把调解作为审理民事案件的基本方法。1956年最高人民法院就调解 应当即时判决。这一原则强调调解的自愿性与合法性。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发展历程,是对调解本质的一个认识过程,也是对调解与判决这两种解决民事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235.html -
了解详情
,内设有一个便利巡回法庭,由市法院派人常驻群众工作部办公,可以进行司法调解和审判。不可否认的是,地位提升后的群众工作部,借助党委力量以及政府财政 怕什么就要做出什么,从而百折不挠地走向上访之路。 (三)人大制度的运行不良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不良是信访功能错位的重要背景原因。人大的橡皮图章地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70.html -
了解详情
农村的基层组织成员与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交叉任职。第六条 村民委员会根据需要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等委员会,归侨侨眷多的村可以设归侨 承担责任。第二十七条 村民委员会应当建立印章使用的审批、登记、备案和移交制度,并纳入村民自治章程或者村规民约。村民委员会印章由专人保管,保管人须经村民 ...
//www.110.com/fagui/law_391880.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后至1982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继承和发扬了根据地人民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仍然把调解作为审理民事案件的基本方法。1956年最高人民法院就调解 应当即时判决。这一原则强调调解的自愿性与合法性。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发展历程,是对调解本质的一个认识过程,也是对调解与判决这两种解决民事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78.html -
了解详情
和范围,公诉职能与法律监督职能的协调一致等问题,都需要进行理论和制度的创新、完善。人民检察院如何恪守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防止将行政公诉理解 ,法律也排除了通过诉讼予以救济的可能,如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政居中调解行为不得起诉,在法律规则和司法监督作用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考虑对其实施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00.html -
了解详情
本地居民历史传统、习惯或惯例,这一规则就较易实施,否则将较难实施。调解制在我国有长期传统,因而建国后被继续采用;而陪审员制则因缺乏历史传统 公民都直接参与立法是不可能的,只能由人民群众选举代表进行立法。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刑法应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来制定。刑法制定出来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846.html -
了解详情
应由人民法院处理的活动。信访事项一般包括:不服各级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和调解;检举、投诉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不当和违法乱纪行为;咨询有关政策、法律和 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能,畅通行政与司法救济渠道;二是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化人民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使他们真正发挥听取民声、反映民意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904.html -
了解详情
特色的处理民商事纠纷的传统,它是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确立了两项基本原则,即自愿原则,合法原则。而当事人自愿是最本质 才能端正办案作风。保证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秉承强烈的社会良知和公正意识,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绝不是假大空,因为没有为群众服务的思想,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71.html -
了解详情
极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尤其是在立法中确立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这是我国法制史上的一大特色,对于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提供了 下,附带民事诉讼向司法实务界提出了全新的课题。特别是把被誉为东方经验的人民调解机制引入附带民事诉讼,更是为处理此类问题拓宽了渠道,打开了视野。而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9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