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在我们主人国王的法官面前被指控犯有杀人罪、盗窃罪、抢劫罪、或者窝藏了伪造货币或纵火的罪犯……就让他接受水的考验。如果他失败了,就让他 强烈偏见的陈述,以及没有经过对方质证的主观断言性证词等,就对被告人做出有罪判决的情况屡见不鲜。 (三)机械性评价证据的“自动天平” 受“纠问式”诉讼制度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81.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对刑事诉讼法中明确列举的重大犯罪,比如反和平罪、叛逆罪、叛国罪等有关国家安全的犯罪,以及伪造货币、贩卖人口、杀人、敲诈、贩毒和危害公共安全的 法院同意,检察院可以不予追究。对于尚未受到最低刑罚威胁,行为所造成后果显著轻微的罪决定不予追究时无需法院同意。”这表明,德国的刑事起诉制度仍然贯彻了相应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14.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了一些特殊的条约来打击一些特殊领域的犯罪活动。1929年日内瓦公约专门针对伪造货币的犯罪活动,而1949年和1961年的公约则对付贩卖人口、卖淫及有关麻醉品 和影响;而以习惯法为主要法律渊源的英美法系也在不断增加制定法,向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法律实定化、法典化方向前进。再如“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03.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俄罗斯立法者采用的类似西方刑事立法广泛实行的将犯罪分为重罪、轻罪、违警罪或者重罪、轻罪的分类,即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犯罪分为轻微严重的犯罪、中等 的社会危害性的性质与程度。因为第一类犯罪主要指反革命罪以及严重的刑事犯罪,如杀人、强奸、强盗、伪造货币等。1926年《苏俄刑法典》基本保留了前述分类,并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36.html -
了解详情
就起诉”原则,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规定该原则的双边条约。1929年的《防止伪造货币公约》是第一个规定了“或者引渡或者起诉”原则的多边条约。从此以后,为使在逃 被请求引渡者是否属于本国公民(大陆法系国家一般拒绝引渡本国公民);③被指控之罪是否属于政治犯罪或与政治犯罪有关的犯罪;④被指控的行为是否根据请求国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0.html -
了解详情
,《法国刑法典》第431-13条至第431-21条规定了组织、参加或重建武装小集团罪。其中,第431-13条规定:在法律规定的情形之外,持有或掌握、得到武器 不过,这一规定只适用于重大的组织犯罪,大多为集团性的重大犯罪行为,如伪造货币、贩卖人口、媒介娼妓、集团盗窃、洗钱等。[23]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357.html -
了解详情
一些东西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特别紧密的利益。对性犯罪、妨害风化的犯罪、伪造货币、放火等犯罪进行惩罚,是几乎所有国家刑法的题中当然之义。对生活中 。 (一)对犯罪的认定要慎重,需要考虑公众基于生活经验的规范感觉。一方面,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为防止刑罚权的恣意行使,国家只能依据事前制定的法律才能对某种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46.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法国刑法典》第43113条至第43121条规定了组织、参加或重建武装小集团罪。其中,第43113条规定:在法律规定的情形之外,持有或掌握、得到武器、 ,这一规定只适用于重大的组织犯罪,大多为集团性的重大犯罪行为,如伪造货币、贩卖人口、媒介娼妓、集团盗窃、洗钱等。(23)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84.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因为危害严重的预备犯极其有限,完全可以通过立法使其独立成罪,即采取所谓隐性处罚方式,同样可以达到公正处罚之目的。因此,必减原则更为可行 不宜过宽。根据我国实际,参照国际通例,笔者认为,只有杀人、放火、抢劫、强奸、伪造货币、走私毒品等严重刑事犯罪始有设置预备犯而予以刑事追究之必要。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77.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益被分类排列于刑法分则的不同章节]:在第八章伪造货币和有价证券的犯罪中有:伪造支付证卡和欧洲支付票罪;在第十三章妨碍性自决权的犯罪中有:散发淫秽 邮政或电讯秘密;在第二十二章诈骗及背信犯罪中有:计算机诈骗;在第二十三章伪造文书的犯罪中有:对数据处理的影响视同在法律事务交往中的欺骗和伪造具有证据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