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的书面规定在不同程度上形同虚设。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庭审判流于形式,其实就是指刑事诉讼法所设定的有关法庭审判的各种规范已经受到架空;我们一般所认为的两审 庭审流于形式等方面的问题。[5]为解决这些问题,立法者废止了法院庭审前对公诉案件的实质审查制度,大大限制了法官庭审前查阅案卷的范围;改变了法庭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33.html -
了解详情
。而根据1996年的统计,每个普通公诉案件的成本平均为2500美元左右。可见,与诉讼式司法的成本比较起来,刑事和解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21) 又犯罪化了。(24)新西兰的经验非常清楚地显示了这种状况。在新西兰的刑事司法程序中,警告(Caution)、训诫(Warning)以及警察对成年犯罪人的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57.html -
了解详情
改变定性等,实际上是以法院的裁判成为衡量公诉案件质量的标准。这一标准常使公诉部门处于矛盾状态,一方面公诉业绩不得不依赖于法院的配合与支持,另一方面却 ,提高办案人员的素质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1]王建荣《困境、价值与完善:刑事抗诉制度的实证分析》[2]丁文辉《检察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95.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 究。 二、刑事诉讼被害人地位的探讨 长期以来,自诉案件刑事被害人在我国处于当事人地位,而公诉案件中的 被害人往往处于证人的地位,缺乏 的财产、罚款、社会募捐等作为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许永强,《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被害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2]陈永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28.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有必要在实体法依据,适用条件和程序方面理清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刑事救济。 一民事诉讼法根据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不同表现万以及对妨害民事诉讼秩序的 在关于适于《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由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直接受理并予以判决,很明显,它和公诉案件的起诉、审理特点皆不同,令人 难以把握其积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725.html -
了解详情
分别处理。诉讼规则这二条的规定,是 依据检察机关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对《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的解释和具体化。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 介绍案件侦破、犯罪事实及证据 的证明情况,以利于公诉部门案件承办人迅速掌握案情, 全面审核证据。必要时,公诉案件承办人要主动邀请侦查人员就证据问题作深解入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39.html -
了解详情
撤诉,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有的法院则认为依据最高院《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公诉案件的被告无罪的,对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 /21/178671.shtml2008年6月7日11时30分登贝陆 [14] 宋飞虎《刑事和解机制的理论与事务探讨》载《安徽检察》2007年第6期16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81.html -
了解详情
浮动。而根据1996年的统计,每个普通公诉案件的成本平均为2500美元左右。可见,与诉讼式司法的成本比较起来,刑事和解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 [21] 尚允许司法官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此时,司法官员的主观判断,对于案件是否转入和解程序就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司法官员认为,和解对于犯罪人而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09.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并与人民检察院共同行使控诉职能的称为被害人。一般来说,刑事诉讼法中所称的被害人仅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不包括其他。在一般情况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4] 邵世星、刘远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疑难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5] 陈殿福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4.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笔者认为,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增加被告人首先陈述权。 首先陈述权是被告人在法庭应享有的权利,是针对最后陈述权而言。刑事审判时,审判长向被告人交代 ,维护被告合法权益的需要 1980年开始两法问世,新中国法制从此开始。其中,刑事诉讼法在惩治犯罪、打击犯罪历史过程中铭刻着重要的法制进程;16年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