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宣示者“乱说乱动”,即采取新程序主义宪政观――这就是我的保留条件。如果说在自然法的时代,规范的正当化是把上帝、造物主或者诸神共同体作为以不变应 的首要条件。在这里,对什么是根本规范的根据之类的关于“顶点”的问题的回答,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过处理具体案件的实践适当进行宪法解释以及对法律规范的合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8.html -
了解详情
他不但不接受,还说:“无论如何不失信于袁总统,且他人皆谓袁不可靠,我则以为可靠,必欲一试吾眼光。”[28]到了北京后,袁氏稍加解释,他 文那样的现代政治家在建立了民主共和的框架后,应该采取怎样的正确策略,处理新旧参半的政治势力,推动“民国”名副其实的问题。因而不免“苛责先贤”,因为正是他们负担着民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26.html -
了解详情
;同样如果只追求经验性价值,只停留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没有美好社会的追求也不能发展宪法学。如何处理宪政发展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21世纪宪法学值得关注 。 下面主要讲第一个方面的功能。宪法学怎样在人类面临的问题中提供理论的依据。比如,国际宪法学界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是宪法学怎样克服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62.html -
了解详情
创造力,即可避免出现尼戴尔斯基所指出的那些问题。最后在第八部分,我对某些结论加以总结,并对某些最为重要的问题、争议点及论述加以重新检视。2 中的财产权条款[129]并非任何理论设计之产物,[130]也就很难预料会沿着怎样的方向来解释财产权。然而,尽管依然处于早期阶段,还是可以认为宪法第25节为发展出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07.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就在于日本并不十分了解宪法法院原本究竟是什么、它以那些历史事件为背景、它的设立是基于一些怎样的理念。现在提及宪法法院,居然还有一种图式化的理解 权的法国宪法院,也正在讨论着有关人权保障功能的问题。说到宪法保障,德国在解散·禁止政党以及丧失人权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这种制度即使可称为斗争民主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6.html -
了解详情
,而仅仅是作为与作者生平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背景的一部分而加以例行公事的程式化的介绍。这种对理论和理论所要面对的问题的处理方式,或者说关注理论自身而轻视理论 一起,在那里他毋宁说是一个标识。那么在一个学术流派中的“标识”哈特又是怎样的呢?这里还需要澄清一些必要的事实。从不同角度看待哈特,我们会得到不同结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3.html -
了解详情
生活”[11].但是,这些主张由于忽视了对法进行合法化、正当化的处理或者“超越性控制”而始终受到广泛的质疑和批判。哈耶克(Friedrich A. von Hayek)关于自发 阅读法律,并忽视根据自我的经验而形成的合理性评价标准怎样才能与他者共有的问题,又会受缚在某种狭隘、封锁的“意义之网”(布迪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html -
了解详情
普通法下法官日常处理的案件分为三类,相对应法官的职责也有三项:第一类案件,事实和法律都简明,争议的中心并非法律规则而只是事实如何使用法律规则的问题,这些案件构成 不绝于耳,中国的法官们在面对这两种利益的冲突时又该怎样把握和协调,这似乎不仅仅是司法制度的问题了。2、卡多佐的法官造法论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8.html -
了解详情
说,例如在契约网络化过程中,如果系统发生故障造成履行障碍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即在契约的履行障碍是由于系统的构建者或者是由其它参与了系统的 门人》,载《读书》2002年第10期,第102-106页。 但无论进行怎样地划分,总的说来,作为一种批判社会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在西方以“新马克思主义”著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7.html -
了解详情
上说,规则对司法决定有约束性作用。而“实证主义及法律与道德的分离”这一文章的第三部分的论述是怎样的呢?如果现实主义者并不认为法官应受到潜在于每一法律规则中 法律系统可以被设计,以致法律适用者能够预先知道他们处理的是哪一种类型的法律,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我认为,哈特设法回答的问题是我前面已经说过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