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后,检察机关于2002年5月19日向法院提起公诉,在法院审查案件过程中,检察机关要求补充证据并将案件撤回,但直至2003年年末,此案仍未重新起诉到法院。 ( 一次,严禁多次发回重审。 第四、公安机关在侦查案件时,应做好取证工作,严禁刑 讯逼供,在移送审查超诉后,检察机关应认真审查,严格审查案件有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64.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程序的情形包括该法第15条规定的几种情况,其终止程序的理由是根据案件的实体情节或者不认为是犯罪,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我国现行的《 一个司法监督者应有的中立、超然形象大受影响。我们的构想是,将检察机关行使的司法监督权与公诉权分离,同时在法院体系内设立司法审查法官,并将司法监督权交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27.html -
了解详情
年《犯罪起诉法》规定,自1986年起,由全国统一设置的检察机关作为公诉官负责审查起诉和出庭公诉;在1993年的报告中,皇家刑事司法委员会建议英国法官应更多 情况下,应被害人要求而提出的抗诉同检察机关自行决定的抗诉在条件上应有所降低;第三种方案是将前两种结合起来,根据案件情况的不同,分别作出规定。 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4.html -
了解详情
相反,却说明我国刑事二审法院在考量更多元的价值方面有了长足进步,法院审级之间的功能分化也初见成效。面对此现状,过度苛责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显然是 低的无罪判决率,如2005年,哈尔滨市两级检察机关提起公诉8123人,其中法院判决无罪20人,占起诉案件总人数的0.25%。参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公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35.html -
了解详情
滥用权力。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一个法律监督委员会(前文已述及)专司司法审查职能,将审前程序更多地吸收当事人主义因素,更好地保证实体正义及程序正义的实现 诉权和审判权的监督。 建立法律监督委员会,将监督权完全赋予法律监督委员会,检察机关专司公诉案件的侦查、起诉,将其诉讼职能单一化,从而保证其更好地履行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25.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上诉不加刑原则,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同时,如果是检察机关抗诉的共同犯罪案件 2001年版,第573页。 [15]如德国刑事诉讼法第358条规定如果上诉是由公诉被告人独立提起的,或者由检察官为他的利益提起的,或者的法定代理人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6.html -
了解详情
,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体现在刑事诉讼中,控审分离的分权原则得到确立,现代检察官制度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作为维护人权的工具建立起来的 很大的案件不提出指控。而我国的检察机关被定位为法律监督者,理论上其追诉倾向比大陆法国家还要弱些,这从法律对公诉案件的提起条件、证明标准与有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10.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检察院审监抗。从上述规定可见,一件申诉案件审监抗,经过同一级人民检察院的控告申诉、公诉部门以及上一级公诉部门等三个部门的审查,这种审查程序从确保 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以及经复查后认为不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是不难执行的,但对于提请上一级检察机关审监抗的刑事申诉案件,适用上述规定则较难。《人民检察院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2.html -
了解详情
依被羁押人的申请而引发的救济,即被动救济。前者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对于自己正在办理的刑事案件,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羁押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予以撤销或 建国、闫俊瑛:《和谐视野中的审查逮捕机制优化轻刑公诉案件中逮捕适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人民检察》,2006年第2期(下)第48页。 [⑤]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75.html -
了解详情
各地的司法部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包括证据开示、普通程序简化审、量刑建议等的适用。现已充分认识到,司法工作的职责不仅仅是查明事实 夸张地说是刑事案件要淹没法院的时代。以高检院的统计为例,2003年至2007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4232616人,提起公诉4692655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