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重调解与强化民事权利的保护是一种逆向关系,法院越是注重调解解决民事纠纷,就越偏离民事诉讼法确定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目标。这正如徐国栋先生所言 ,协商过程中法院和当事人虽然也都要援引特定的法律法规,但是经过协商达成的调解协议往往是当事人妥协让步的结果,与法院严格依法做出的判决结果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19.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认为当事人在诉讼中必然有意思自由,必然有处分自己实体利益和程序利益的权利,民事程序选择权作为一项程序权利,是立法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由,对当事人进行程序关怀 《民事诉讼法》第3条、第108条之规定,在民事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可选择仲裁、调解或诉讼方式解决纠纷。 2.特定类型案件中,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91.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制度及其特点 在日本,法院附设调解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民事调停制度。民事调停制度是指根据民事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调停申请,由一名法官和两 模式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07LSLKTFX-41。 [1]柴发邦:《民事诉讼法新编》,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46页。 [2][3]张艳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32.html -
了解详情
多的书记员实际上只是速录员,书记员单独序列会不断强化书记员的单一职责;书记员主持调解背离了当事人到法院进行诉讼的权力期待。所以,可以允许书记员转换序列进入法官助理 包括类审判辅助权和纯审判辅助权。类审判辅助权的典型就是调解权,调解可以解决民事纠纷,调解也产生具有终局性的法律文书,调解书。除不能上诉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83.html -
了解详情
的能动要素。随着国家权力向社会的渗透,党政干部取代了民间权威,国家赋予法庭调解以非常广泛的功能。[5](P378)司法技术与权力的组织网络结合在一起,成为 指导,更不愿意拿出详细的指导意见。调解中奉行的意思自治原则也会使得这种指导意见变得毫无意义,而且,民事纠纷的解决实行处分权主义,当事人没有提出纠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74.html -
了解详情
博士,研究方向: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 【注释】 ①实际上,这个司法解释并未规定调解、和解,而只是对如何依法审查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及当事人 2日通过)第46条规定:因海上交通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可以由主管机关调解处理,不愿意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类似的规定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00.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真正成为我国重要的诉讼制度,成为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重要方式,成为具有解决化解纠纷、解决矛盾、促进和谐、维护稳定的重要功能。在经得各方当事人同意后, 实现公正与效率重点要求,保证人民法院及时审结案件,尽快解决民事纠纷,稳定社会秩序。从有利于促成调解的前提出发,同时又能保证案件不超过法定期限,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48.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途径方式一直延续至今。从世界范围来看,和解与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传统方法发展到现代社会,无论在何一法系、何一国家,无论在立法层面还是 。 诉讼机制的复杂性及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决定了诉讼不是有效解决一切矛盾纠纷的万能钥匙。近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人民内部矛盾积聚增多, 加之《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72.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途径方式一直延续至今。从世界范围来看,和解与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传统方法发展到现代社会,无论在何一法系、何一国家,无论在立法层面还是 。 诉讼机制的复杂性及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决定了诉讼不是有效解决一切矛盾纠纷的万能钥匙。近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人民内部矛盾积聚增多, 加之《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71.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司法确认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的必要性 历年来,民事诉讼和人民调解在解决民事纠纷的数量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前者程序 人民法院要制作XX人民法院不予确认通知书,说明不予确认的理由,送达双方当事人及有关调解组织。 (4)当事人撤回确认申请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并记入笔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