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据的法定分类,主要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当事人陈述、勘验笔录等。 1、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案等表示的 )物证的本质特征在于以其物理形态来证明案件事实,而不是其包含的思想内容; (2)常见的物证有:损坏赔偿案件中所涉及的被损坏物,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发生质量争议 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397.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应当成为法院不进行该类证据判断的理由。法院可以通过程序审查、专家证人等制度来弥补其在科学证据判断能力上的不足。 六、完善强制监测义务规定的建议 职责。具体而言,法院应摒弃普通民事诉讼中在取证方面的消极态度,奉行司法能动主义,依职权主动调取相关证据;或者如有的学者主张的那样,法院负有依当事人的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247.html -
了解详情
其毒素会伤害肌体司法系统,因此司法系统绝不可食用。毒树之果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个法则,被美国最高法院认为同样可以适用于行政诉讼。在我国,尽管没有对行政诉讼 理由,笔者认为,司法行政机关在对于因涉贿惩处律师的时候,应严格依据法律规定,把没有经过质证的证人证言或被告人供述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只有这样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0.html -
了解详情
比较而言,程序法难以彰显其独立的地位。当然,传统诉讼中也存在一些特有形式,如审案官吏的惊堂木、手持刑杖的衙役、当事人和证人的跪拜等,就是常见的 有存在的合理空间 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共同的特点都是承认在民事诉讼中,在审判权力与当事人权利之间,是当事人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以当事人在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9.html -
了解详情
的总称。它是普通程序中开庭审理前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保证庭审质量、提高庭审效率必不可少的基础,是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必备前提,对于保护当事人充分 应明确合议庭成员在庭审中的分工。 ⑸ 开庭日期确定以后,书记员应当在开庭3日以前将传票送达当事人,将开庭通知书送达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88.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中对原告所举证据进行质证应该慎重处理。 一、司法解释中关于认证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四十七条规定: 所举证据是否与本案有关;与原告是否有利害关系;与原告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据或提供的证言,证明效力较弱。而对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159.html -
了解详情
调整型法院、纠纷解决型程序模式,法院在纠纷解决中逐步处于中立地位,这种转变便成为审前程序改革的直接动力[2]。 一、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 证据,法院向当事人出示由其收集的证据;(3)就双方当事人交换的证据进行整理和自认,商定排除不必要的证据和重复证据,确定出庭证人的名单,各方交换最终确定提交法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83.html -
了解详情
多以交通肇事、故意伤害案为多,能占到90%的比例。在处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只有将刑事部分与民事部分通盘考虑,才能科学地进行量刑工作和赔偿工作 贯彻诉讼经济原则。把两种诉讼活动合并一起审理,简化诉讼程序,不仅节省法院的办案时间和人力、财力,对于被害人、被告人、证人等诉讼参与人来说,也可以避免参加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60.html -
了解详情
比较而言,程序法难以彰显其独立的地位。当然,传统诉讼中也存在一些特有形式,如审案官吏的惊堂木、手持刑杖的衙役、当事人和证人的跪拜等,就是常见的 有存在的合理空间 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共同的特点都是承认在民事诉讼中,在审判权力与当事人权利之间,是当事人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以当事人在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185.html -
了解详情
之申请应该组织听证,由当事人陈述理由、辩论、质证,并向证人了解有关情况。在双方当事人对抗的环境中,可以帮助行政主体进行理性裁决。(4)裁决行政机关应 诉讼。首先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为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平等,诉讼的权利义务对等,通过民事诉讼可以充分的主张自己的权益。其次,有利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