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广为蔓延,企业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权力的廉洁度普通下降。预防、必须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立法,力争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 判刑,该重判的就重判。此外,还要严格把握从轻、减轻、从重、减刑、假释,紧扣条件不枉不纵。②严格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该原则是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86.html -
了解详情
厉而不严的刑法结构。量刑中的从轻、减轻、免除处罚,行刑中的减刑、假释、赦免等制度,都是实现刑事法治轻刑化的有效途径。相对于法定减轻情节而言,酌定 (23)参见徐立、胡剑波:《许霆案减轻处罚的根据与幅度分析》,《法商研究》2009年第5期。 (24)如王作富主编:《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61.html -
了解详情
厉而不严的刑法结构。量刑中的从轻、减轻、免除处罚,行刑中的减刑、假释、赦免等制度,都是实现刑事法治轻刑化的有效途径。相对于法定减轻情节而言,酌定 [23]参见徐立、胡剑波:《许霆案减轻处罚的根据与幅度分析》,《法商研究》2009年第5期。 [24]如王作富主编:《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94.html -
了解详情
,大陆检察机关发现,有13961名囚犯通过贿赂监狱官员得到了减刑,还有1233名囚犯以行贿手段获得假释,2642名通过行贿被批准保外就医。[8]可想而知,刑事责任被 都不得不按照犯罪潜规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此时的犯罪行为代替了国家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成为了人们的行为规范。由此,法律失去权威并不受尊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02.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它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 相适应原则为依据,适应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设置了累犯、自首、缓刑、减刑、假释等刑罚制度。对于累犯,由于其表现出严重的人身危险性和较大的再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196.html -
了解详情
的前提,要树立理性化的刑罚观,首先要有理性化的犯罪观。现代社会学的研究表明,犯罪是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尤其在社会转型期,犯罪的增多是 基础,但仍需要加以完善:一方面,完善社区刑罚制度,适当扩大管制、罚金、缓刑、假释等非监禁措施的适用,合理运用减刑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监禁刑的适用;另一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77.html -
了解详情
,才能使刑罚的威摄和预防 功能得以发挥。同理,刑罚执行中的变更包括撤销、减刑、假释等也都应当由法院来决定,刑事执行机关可以申请但本身并无决定权。有的国家 李小群:论劳动教养的刑事 处罚性,《劳动劳教理论研究》,1991年,(3)。)因此,主张将劳动教养制度纳入刑罚体系内进行重新配置;也有学者认为,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84.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滥用职权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其主体必须是司法 辨析(上)[J].现代法学,2005(2). [13]王延君.身份犯若干问题研究[J].学术交流,2005(132). [14]梁国庆.新中国司法解释大全[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6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的执行程序行政化也成为被害人被排除在刑事执行程序之外的原因。例如减刑、假释,法律规定是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这里的审核便 学报,2005,18(3):37-40. 注释 ①孙彩虹:《日本犯罪被害人保护法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河南社会科学,2004,12(5),第69-7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08.html -
了解详情
必要。 最后,鉴于恐怖主义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限制缓刑、假释和减刑的适用;建立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别累犯制度,以增加对恐怖主义犯罪分子的威慑力;明确恐怖主义犯罪不 ,男,河南柘城人,郑州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2007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刑法理论与实践。 【注释】 [1]储槐植:建立刑事一体化思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