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判决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的概念,在我国通常称为生效判决,判决确定的时间即我国所谓的判决生效的时间。既判力观念渊源于罗马法,大陆法系民事诉讼法都 维护法律和诉讼的权威性和安定性而过分牺牲个案正义,这种制度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以及能否维护法律和诉讼的权威性和安定性,也值得怀疑。因此,法律和诉讼的权威性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9.html -
了解详情
必要对这部法律的相关内容加以修正。笔者认为有下列问题应予界定:一、人民检察院能否作为民事主体提起诉讼,即人民检察院是否具有民事诉权这个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民事审判监督属于事后监督,对庭审活动不应干预。人民检察院是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应当事人一方的申请,对其在认定事实和运用法律等方面进行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79.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 ┃好,终审判处死缓后,已被减为无期徒刑等因素, ┃(2002)刑复字第┃ ┃ ┃死缓已执行且 ┃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 ┃186号 ┃ ┃ ┃ ┣━━━━━━━━━━━━━━━━━━━━━━━╋━━━━━━━━┫ ┃ ┃服刑期间表现 ┃鉴于本案二审判决生效已逾4年,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280.html -
了解详情
指法院审判的范围应该与起诉的范围保持一致。诉讼是个动态的过程,从起诉起至判决生效止,诉讼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在这一动态过程中,面临着如何贯彻和 必须对之作出反应,通过审判,要么有罪,要么无罪。 三、审判过程中法院能否变更罪名 开启审判后,法官必须对公诉展开审判。在审判过程中,法官的审判行为必须受到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596.html -
了解详情
,目前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审判委员会的规定仅出于第177条对本院已决生效裁判之再审决定权。现行89年《行政诉讼法》第63条同样规定了审判委员会对 -607. [33] 法律的确定性、客观性是法律的至上美德,也是律师和当事人预测司法判决的重要基础。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如果真实的司法世界都是按照法律形式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82.html -
了解详情
民申字第2244号民事裁定,提审本案。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申请再审人杨兆先及其委托代理人王俊岐,被申请人杜玲仁及其委托代理人高也等到庭参加 玲仁始终没有放弃其权利,故杨兆先的辩驳无理,不予支持。判决:一、杨兆先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一次性返还杜玲仁出境费15万元人民币。二、保全 ...
//www.110.com/panli/panli_21480982.html -
了解详情
前诉中的当事人,另一方当事人为前诉当事人以外的人,那么,前诉当事人以外的人能否主张适用已确认事实的预决力,来对抗其对方当事人呢?我们认为,根据权、责、义 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出现并提出撤销原判决申请,法院审查属实后,即可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第三,支付令和除权判决。支付令生效后,就具有强制执行力,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40.html -
了解详情
前诉中的当事人,另一方当事人为前诉当事人以外的人,那么,前诉当事人以外的人能否主张适用已确认事实的预决力,来对抗其对方当事人呢?我们认为,根据权、责、义 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出现并提出撤销原判决申请,法院审查属实后,即可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第三,支付令和除权判决。支付令生效后,就具有强制执行力,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72.html -
了解详情
的,对民事主体相互之间民事案件的裁决等行政案件的审理,往往会影响民事法律关系能否有效成立等问题。由于我国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两种制度的缺乏互通的桥梁,且 法律效力予以明确。如果是在二审和再审期间达成和解协议,上诉人或申请再审人申请撤回上诉或者再审申请,就会使原判决生效,因此,还要根据协议内容和实际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49.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政府和公共利益。在诉讼中,检察官可以是原告,也可以是被告,认为判决有错误的可以上诉。② 前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长从维护国家、社会 违背诉讼经济的原则。法院的裁判生效后,检察院再依据其内部制定的有关程序,对案件进行程序审查,使法检两院和当事人对同一再审案件重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