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证据交换程序,同样也能使当事人和解或者接受调解。所以,促进和解、确定争点也并非证据交换的主要功能。 二、严格掌握证据交换的适用条件 在民事诉讼中, 的,还可以进行调解。由此看来,调解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始终。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审判中解决争议的重要行之有效的诉讼制度,长期以来,我国对调解制度总结了丰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50.html -
了解详情
的分离理论而分开审理。第三方被告是第三人之诉中的被告,属于完整意义上的当事人,他应当具有普通民事诉讼的被告所具有的全部诉讼权利义务(包括对第三方原告的 ,提出如下调和方案:以本人申请参加为一般方式;以本诉当事人作出的诉讼告知和法院作出的审判告知为补充方式;取消本诉当事人申请法院追加和法院依职权通知参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312.html -
了解详情
,在这个过程中,是无法排除法官的主观因素对其审查判断证据的影响。虽然我国法律没有具体规定自由心证制度,但在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在审查判断证据 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我国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依据自由心证审查判断证据,必须以依照法定程序、法律规定以及全面、客观的审核要求为前提和基础,以防止滥用自由裁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66.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责任(亦称举证责任)在整个民事诉讼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证明责任分配又是证明责任的核心,是民事诉讼的证明过程的最关键环节与步骤。我国现行民事 及缺陷出发,力图找到一种举证责任分配的划分标准,使该标准能更加适应我国司法实践,促进程序正义这一民事诉讼基本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证明责任证明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16.html -
了解详情
2006年以来,我院通过审监程序已纠正四起虚假诉讼案件,今年又发现一起,正在处理之中。 虚假诉讼像电脑病毒一样,时刻觊觎我们的审判系统,入侵薄弱环节,严重 虚假诉讼一眼识破,让其无处藏身。 【对虚假诉讼的制裁】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虚假诉讼是一种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应当给予一定制裁。笔者认为,除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78.html -
了解详情
问,而不能答非所问;二是经审判长许可,向被告人发问。在这个程序中,如果被害人要申请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发言,就与程序的任务相违背。如果审判长不允许 。如果被害人方面经司法机关启发,仍然没有在人民法院开庭审判刑事案件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应该视为被害人方面放弃要求赔偿的权利。过了法定期间,法律不再给于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51.html -
了解详情
救济通常是以完全不可能得到的证据为前提的。根据此《批复》,审判人员即使确信证据内容的真实性也无法对权利人进行有效的保护。由此可见,民事诉讼中 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2〕毕玉谦. 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M〕 . 法律出版社.1997 〔3〕刁荣华(台). 比较刑事证据法各论〔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21.html -
了解详情
。 二是集中审理原则。集中审理原则是指民事案件的审判,原则上应是持续不断地进行,亦即审理程序应尽可能一气呵成,即行判决。法官认证活动坚持这这一原则包括 。 四是客观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这是结合当前民事诉讼的发展需要,所提出的法官认证又一项重要原则。民事诉讼模式正向和谐主义诉讼模式转换,在此模式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060.html -
了解详情
只能是否定的。如果引进所谓不应诉判决,暂且不论其他因素,仅如何才能做到不与公开审判原则相抵触就非常困难(法国民事诉讼称对审原则,而英美法相应的则是更为 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且也并不必然地意味着准备程序的拖延。尤其重要的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传统与英美法不同,法官在准备程序阶段一般都不会放任不问,相反,经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04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的平等和对等原则决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平等,对实质性平等和社会公正的追求必然要求法院进行程序管理。自然正义是民事诉讼的本原性基础,借助经验主义哲学、基于自然 深刻的论述,参见张卫平:《事实探知:相对性:绝对化倾向及其消解一种民事审判理念的自省》,载《法学研究》,2001年第4期第70-79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