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回重审与依法改判的关系。二、“依法改判”的逻辑前提依法改判是现代民事诉讼中的一项较为普遍的制度,也是法院所享有的审判监督权的表现形式之一 的事实裁判权作为推托改判的理由。我国目前审判制度改革的一个举措就是限制当事人提供证据、主张事实的时间段落,推行举证时限制度。当事人在法定或指定的时限内不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6.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性,犯罪嫌疑人才能被证明是有罪的,而在民事诉讼中,采取的证明标准是优势证据规则,即当事人双方谁举的证据可靠性更大,谁的主张就能为法院所 是附带诉讼成立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之一。引起行政诉讼的法律事实是具体行政行为,引起行政赔偿诉讼的法律事实是具体行政行为造成了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损失,表面上两者是同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8.html -
了解详情
不进行证据开示,不适用严格的证据规则等等。这一切,都旨在通过灵活的方式迅速地解决纠纷,实现“小额诉讼请求程序所追寻的理想是不需要法律技巧的简易和效率” 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希望目前我国法学界和实务界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会进一步促进民事审判方式及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也希望上述研究能对这一探索有所裨益。 郑晓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87.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当庭确认无非是公开,这个公开放在法庭审理后判决以前更为科学。 案件事实是民事诉讼的生命。案件结果之所以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往往是相关事实不确定。比如加工 款项不确定,判决结果就会有所动摇。当然这些情况下人民法院对存疑事实可以根据证据规则分配举证责任最后推定法律事实并据此裁判。然而,抛开客观事实不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75.html -
了解详情
锡五审判方式和以调解为中心的司法政策,使得规则治理型的民事诉讼法难以建立。 二、改革开放后的民事诉讼法学 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30年来,民事 诉讼法应当予以明确规定。第二,必须解决司法实践中立案难、违反管辖的地方保护主义、法官滥用证据规则以及执行难等困扰司法公正的严重问题。为此,有必要在新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24.html -
了解详情
时,他会非常担心被告可以滥用个人利益服从公共利益的原则进行抗辩,更担心后者在诉讼结束后利用公共权力进行报复。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穷尽其它所有救济方法前,这种情况下的民事权利受害人一般是不会采取诉讼方式。3、民事诉讼本身的烦琐、冗长、高成本以及由于证据规则、庭审规范等细节规定不明确造成的对诉讼过程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71.html -
了解详情
据的证明力,刘某主张张某向其借款30万元的证据不足。据此判决驳回刘某的诉讼请求。 解析 一、测谎结论在民事诉讼中的效力认定 测谎结论在刑事诉讼中不 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明显大于另一方的情况下,法官可直接依优势证据规则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但是如果诉讼双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大致相当,则对证据作出确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48.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改革报告,其直接目的就是通过扩大法官职权达到简化诉讼程序、改革诉讼规则、简化专业术语、消除诉讼迟延、降低诉讼成本、促进民众对司法正义的接近。从这个意义 标的的法律称谓和法律根据。即使从德国民事诉讼法139条(其被协同主义者视为世界民事诉讼正向协同主义发展的最有力证据之一)的规定看,辩论主义的根本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188.html -
了解详情
寻求一种平衡。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也不例外,其与重实体价值的传统诉讼的观念的冲突之协调和解决,也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司法权威的现实反思[N].法制日报,2008 -02 -03(16). {7}廖中洪.中国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4.56-57. {8}王甲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62.html -
了解详情
寻求一种平衡。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也不例外,其与重实体价值的传统诉讼的观念的冲突之协调和解决,也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司法权威的现实反思[N].法制日报,2008 -02 -03(16). {7}廖中洪.中国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4.56-57. {8}王甲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