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法律上将出典人作为弱者进行特殊保护。民国时期由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第八章典权的立法理由之一是:出典人于典物价格低减时,尚可抛弃 民商法研究(第四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9]依照《日本民法典》第177条,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对抗要件是登记;依照344条,动产与不动产质权的设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07.html -
了解详情
须经过司法审查,才能最终得到确认。因此,我们不能说,凡是涉及物权变动的合同,只要经过登记便是有效的;登记是否有效,须经过法院或仲裁机构才能最终得到确认。未经 社会经济的正常进行。因此,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立法和审判实践上,都不能把成立与生效混淆起来。 注释: [1]郑玉波:《民法总论》台湾三民书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07.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请求权人在办理了预告登记后,不动产权利人依然违反义务对该不动产进行处分,在立法政策上可以有多种选择模式。例如禁止在预告登记之后再进行登记,或禁止登记名义人 后,登记名义人处分不动产时,其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债权效力不受影响,但是绝对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我们认为,这一规定对于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345.html -
了解详情
或设定具有绝对效力,某一笔土地一旦申请过第一次登记,此后的有关交易即进行强制登记,否则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但是它在登记方式上与登记要件主义略有不同。 另做成让与证书,与权利证书一起交给登记机关。登记机关经平均审查后在登记簿上记载权利的转移,并对受让人交付新权利证书,或在原权利证书上记载权利的变化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30.html -
了解详情
货款也已清偿他人债务,现在该厂负债累累,即将倒闭。原告经与被告多次协商未果的前提下,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付清欠款400万元或者退还货物,并要求支付违约金及 变更上,采取了奥地利式的立法模式,即将意思主义与交付主义相结合,物权的转移以债权契约为根据,但以交付或登记为物权变动的生效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822.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法(草案)》中也对查封设定了期限,故这一制度的确立还将与立法相衔接。 至于查封、预查封的期限到底设定多长为宜,最后认为两年是一个比较合适的 效力,但仅赋予当事人以登记请求权,只有经登记后方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同时,作为折衷,当事人一旦进行登记,其物权变动的日期并非从登记之日起算,而是从法院所作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840.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做出补偿这三个要件才能产生效力。在这三个条件满足之前,征收令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法律效力,被征房屋所有权并不转移。 三、建议及时修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前沿》2008年第1期。 [16]参见费安玲:《私权理念与城市私房拆迁的立法》,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5期。 [17]参见付丽洁等:《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61.html -
了解详情
受人合法取得权利,并溯及至标的物交付时而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追认使效力不确定的无权处分行为得以发生确定的权利变动的效力。即:追认可以治愈处分权的欠缺。 由权利人自担风险。参考文献[1]梁慧星.我国民法上是否存在物权行为[A].民法学说制例与立法研究[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2]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74.html -
了解详情
混乱零散,并且相互冲突,内容不够全面。这就造成了各部法律之间在动产登记问题上的规定相互交叉、冲突,从而使我国动产登记呈现出登记机关不统一、登记效力不明确等 并不是物权变动的生效条件,登记不产生公信力,但物权不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登记部门对申请登记的有关事项进行形式性审查,同时采取相应的立法技术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216.html -
了解详情
,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就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笔者建议通过立法方式明确由工商部门统一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质押进行登记。 《担保法》和《担保法解释》 了质押合同生效与股权质权设定,没有区分物权变动的原因和结果。根据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发生物权变动时,物权变动原因与物权变动结果作为两个法律事实,其成立生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46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