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公安机关接到线索后不予立案,而检察机关认为应当立案侦查的,则可以适用刑事立案监督程序监督公安机关立案。 二、刑事立案监督程序中的有关问题 刑事诉讼法 下采取何种手段,也需要具体分析。人民检察院在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或者移送审查起诉前,发现公安机关对依法不应当立案的案件立案的,应当向公安机关发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13.html -
了解详情
已被处以法外措施或有前科的未成年犯,都有可能再获其适用。[25]换句话说,法外措施适用标准在于罪行轻重程度而非未成年犯本身。此外,法外措施并非司法 考察跟踪与针对性的矫正工作。如《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14条就检察院之未成年人分流特别规定,在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前,应当审查其监护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68.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13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0日以内做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 程序是先制作拘留证,然后持证拘留。那么适用拘留的条件是什么,《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7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决定拘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06.html -
了解详情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依法享有的法律监督职权包括:职务犯罪侦查权,批准逮捕权,侦查活动监督权,不立案监督权,公诉权, 监督缺位,没有将人民法院第一审程序的自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对上诉引起的二审案件、对审判监督程序中法院引起的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55.html -
了解详情
。[21]在超期羁押方面,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统计,1998年全国检察机关对超期羁押共提出纠正意见70992人次,占批准逮捕的全部案件的12%;1999年全国 案件进行审查,认为证据达不到起诉标准或出于政策考虑不宜起诉时可以撤回起诉,或者从法律适用的角度变更起诉。参见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09.html -
了解详情
,上下级法院之间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审判过程中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这种规定在法治成熟国家颇为罕见,事实上在现实的运作过程中监督往往 )法、检、公三家刑事司法地位检讨 宪法第13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39.html -
了解详情
,严格依照自己的职权办事,才能体现司法的理性。 (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5】3号) 该解释第6条规定 条第4项;其他情况6个案例。其上全国其他法院的判决中,共69起案件适用刑法第225条第4项,占案例总数的62%。(见图1。4)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28.html -
了解详情
淞分局取保候审;2009年11月18日被本院决定依法执行逮捕;现羁押于株洲市公安局第一看守所。株洲市芦淞区人民检察院以株芦检公刑诉[2010]29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胡 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之规定;对被告人刘建福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
//www.110.com/panli/panli_11067844.html -
了解详情
表明:大量的怨假错案都与错捕有关。因此,逮捕措施的适用具有重大的社会风险性。由于以上原因,《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防止和纠正超期羁押的若干规定 2. 使检察机关判断是否构成犯罪的依据不够全面,导致部分审查批捕案件质量不高甚至出现错捕。造成逮捕案件质量不高和错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以肯定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488.html -
了解详情
逮捕的制度。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作了基本规定,最高 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四)项规定了违反取保 逮捕情形,国家赔偿法至今对此没有规范。 但审判机关审理这种逮捕索赔案件,仍以有无犯罪事实这一实体性赔偿标准来进行评判,不管是因为违反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1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