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赔偿物质损失和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的理解问题。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调解的成败。 7、精神损害赔偿的缺失问题。我国刑事法律明确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只赔偿物质损失,而不支持精神损失,但是在单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28.html -
了解详情
以期在司法实践中明确化,以完善我国的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刑事附带民事立法与死缓立法一样,都是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创造,但附带民事立法却没有收到 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据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36.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领域的所谓主流法学家更应当进行反思,因为,他们反复鼓吹的主流刑事法律思想是脱离中国社会实际的,是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因此笔者认为,对 一是刑事犯罪日益严重,社会治安形势恶化,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二是对于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打击不力【13】。与当时相比,当下社会治安问题更加突出,比如刑事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496.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事和解调停人才,又可以保持始终中立的地位与态度,由专门成立的和解机构担任刑事和解程序的调停人对于节约诉讼资源、提高诉讼效率、平衡诉讼各方的利益具有显而易见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专门成立的和解机构来充当刑事和解调停人不仅需要大量的刑事法律人才,还需要良好的法治熏陶来促成人们对于非刑事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619.html -
了解详情
结合的政策仍将是我们信守的准则,但是与过去相比,政策内涵正在与刑事法律观念相应地发生变更。首先是惩办少数,改造多数的原则被赋予了新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35[18] 董必武法学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23[19]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219.html -
了解详情
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的作用,精心培养青少年;(10)抓紧制定保护青少年的有关法律,切实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十项重要措施, 了不少部门规章,随之全国掀起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刑事政策法律化的高潮,除了制定象刑事诉讼法、刑法等大量刑事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外,还制定了大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218.html -
了解详情
来完成各种活动[1].由于计算机网络本身的这种超凡性,使得现实中的法律(包括刑事法律)规范在这种虚拟世界中往往不易行通,以至有人讲计算机网络是 是,刑法和刑法运行处于内外协调状态才能实现最佳社会效益[10].实现刑法最佳效益是刑事一体化思想的根本目的,其内涵是刑法和刑法运行内外协调、刑法内部结构合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77.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的概念和特征。有学者认为刑事责任是自然人实施了触犯刑事法律规范的犯罪行为之后带来的特定强制性的法律后果,只能由专门国家机关依法确定,作为最严厉 有所消减。 (4)比较刑法、国际刑法研究引人注目。本阶段学者们继续关注国外刑事责任理论的发展态势,努力借鉴为我所用。国际刑法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刑法视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32.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刑事争端的一种司法模式。协商性司法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当丰富的。在刑事法律关系中,随着被告人、被害人地位的提升,在原来被认为是不平等的法律 ,有利于促进犯罪人认罪和悔罪,有利于其回归社会。这些体现现代司法精神的优点又是刑事司法界所不可忽视的。 以上这些制度或是在中国的土壤上已经根深蒂固,或是经过学术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03.html -
了解详情
时,和解程序即正式启动。 2.刑事和解的达成阶段 刑事和解,顾名思义,是基于刑事法律关系的一种和解,是在刑事诉讼中启动的一个对案件最终处理结果 合法性的必要条件。 首先,犯罪行为侵害的不仅仅是受害人的个体利益,还侵害了我国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根据刑罚目的论的正义恢复理论,司法机关作为打击犯罪的专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6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