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中更是详细地规定了当事人向对方和诉讼外第三人收集证据的五种方式。再如,在对违反证据开示义务的制裁方面,英美两 改革真正推向前进。 注释: [1]刘荣军. 美国民事诉讼的证据开示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 . 江平.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M] . 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90. [2]汤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27.html -
了解详情
提要:如何运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或有关法律事项,是正确处理案件的首要问题,也是审判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本文所论述的民事诉讼证据的采信,只是庞大的诉讼 故律师调查取证也应当二人共同进行为宜。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或司法部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以规范调查取证的程序。Ⅱ、严禁用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82.html -
了解详情
。即对一诉已经作出了终局判决,不得再次提起或重新审判。在英美法系国家,当事人之间就某特定诉讼请求所有诉讼程序完毕后,法院也作出了最终判决,则败诉当事人无权 所有问题的法律理论,这也是不切实际的。总之,诉讼标的二分支说与其他学说比较,虽有不足,但更加合理实用,也体现了现代民事诉讼的发展方向,应当为我们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09.html -
了解详情
所作的规定,旨在克服“以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存在的弊端,加强法院对民事诉讼的管理程度,提高审判效率。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逾期提供的 材料,如按《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不组织质证,进而对决定案件胜败的证据材料该采信的不予采信,一审法院只能作出错误判决。当事人在二审、再审程序中提交未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9.html -
了解详情
。但如何确定适格的当事人,或者准确的确定诉讼当事人的担当,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大而又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在司法改革、程序正义成为诉讼法学界和实务界研究 的一本诉讼法教科书中就认为,“新概念(新的当事人理论)与传统的当事人概念最根本的区别,是承认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可以不是直接的利害关系人,而只是纯粹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15.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告人&2。 4.人民检察院。《刑诉法》第77条第2款的规定是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依《解释》第8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附带民事 3}《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在逃的同案犯不能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 ;{4}在逃犯的行为未经法定程序确认为犯罪之前,无法对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诉讼公正是与当事人的地位平等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平等就不可能体现公正。基于民事诉讼的本质所决定,民事诉讼立法应当在程序构造设计上为双方实施 便可以主动调查收集证据,必将使得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主动调查收集证据之范围因案件承办法官的不同而大不相同。[4] 《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于人民法院可以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54.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和证据的收集和证明主要由当事人负责。该原则要求当事人(1)提起诉讼;(2)确定争点;(3)提出证据给法院等。在当事人主义下,当事人甚至对法律的 世纪初、中期,职权主义在民事诉讼中得以盛行呢?究其根源主要有二:一是当事人主义支配下的诉讼程序,由于当事人肆意操作诉讼程序,造成了审判迟延、程序复杂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11.html -
了解详情
代表人行为的监督权,并对上诉等诉讼行为有决定权,这与日本等国民事诉讼的做法是一致的。美国联邦民诉规则第23条规定:“诉讼代表人在与对方进行和解、变更 即为适当等等。立法上作这些补充规定,有利于完善代表人诉讼的救济功能以及预防保护功能。(2)权利登记的程序要件有待缓和。权利登记制度尽管克服了人数不确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66.html -
了解详情
提要:如何运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或有关法律事项,是正确处理案件的首要问题,也是审判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本文所论述的民事诉讼证据的采信,只是庞大的诉讼 律师调查取证也应当二人共同进行为宜。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或司法部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以规范调查取证的程序。Ⅱ、严禁用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6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