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举证时限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程序安定理论。所谓程序安定,是指民事诉讼的运作应依法定的时间先后和空间结构展开并作出终局决定 的跨度,必须考虑以中间的过渡性步骤来支撑。任何试图一步到位的做法都可能导致原来程序的紊乱,而只有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举证时限制度才能真正随着立法的完善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93.html -
了解详情
意思自治的私法属性,是民事诉讼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自认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当事人的程序主导作用,促进诉讼效率。然而在我国,立法 原则,只有当事人提出并加以主张的事实,法院才能予以认定,作为法院判决基础的诉讼资料只能由当事人提供,法院不得随意改变或补充当事人的主张。对双方当事人都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6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来主张和执行,《德国民法典》的请求权的概念就是如此尽管请求权时效的实际意义在程序中更为明显,但民法典仍然是将请求权时效作为实体法的制度加以规定的,这样一来,就 请求权上具有的程序功能上的部分,而且其不须通过诉权这一民诉法的基本理论来说明。 3、诉权本身的概念尚未有统一的认识,在民事诉讼法学界尚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62.html -
了解详情
基于诉权的申请;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抗诉;人民法院内部的审判监督。再审程序现有启动途径的多渠道化,在纠正错误裁判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的确起到 法律监督职能提起抗诉后,仅仅只是启动了再审程序。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检察院并非民事诉讼活动的当事人,也不参与诉讼对抗。尽管法院会考虑检察院的抗诉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71.html -
了解详情
,则上诉人应当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诉讼费用。此外,我们认为还有必要引进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的向法院付款的程序,一方面有利于鼓励当事人进行和解,另一方面也 应当由该当事人自行负担。 2 缺陷与完善 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解释关于一审案件诉讼费用负担的规定,总的来说是比较科学的,但如前所述,对于当事人自行负担的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28.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中,正确利用优势证据标准,以达到客观、公正的审判结果。 关键词: 诉讼证明 相对性 局限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重视通过法律的 调整和约束,与一般的抽象思维活动不同,诉讼证明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必须体现程序正义的思想,且民事诉讼又受到法律价值的选择和权衡,国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21.html -
了解详情
的突出表现就是法官主动调取证据过多和举证,质证过程中过于主动。《规定》根据民事诉讼第64条确立的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强化了当事人举证和质证义务。一是 事项即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和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除此之外法院不能以职权主动调查收集证据。同时规定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15.html -
了解详情
道德基础。同时它更满足了平和地解决纠纷以维护政权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单一诉讼价值标准。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一些旧有的社会价值观发生 笔者认为,应当尽快制订相关规则,以求对调解进行严格的程序规范和重新定位。 三、严格规范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真正落实自愿、合法原则 如前所述,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35.html -
了解详情
明权源于德语Aufkaungsreckt,法官释明权又称法官释明义务,是一个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生俱来的概念,是指在当事人的主张不正确、有矛盾,或者不清楚、 案件事实,使案件的裁判更接近客观真实。第二、行使释明权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在民事诉讼中,有时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地位、身份、职业及专业知识背景的差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07.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这种独立性的庭前调解可以充分调动当事人调解的积极性,合理配置审判资源并提高诉讼效率的愿望是美好的,可实际上却往往事与愿违。 2、庭前调解工作基本完全 和调动各种审判资源,提高效率。因此,对庭前调解程序进行规范显得非常重要。 一、各国民事诉讼庭前调解程序的模式。 当前,各国法院的庭前调解制度大体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