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学臣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袁才彦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三个案例印发你们,供参考。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13年5月27日 李泽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案 一年。一审判决后,被告人李泽强在法定期限内未上诉,检察机关也未提出抗诉,一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 卫学臣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 (检例第10号) 【关键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521.html -
了解详情
【关键字】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 咨询费 无罪 【案情简介】 抗诉机关(原公诉机关):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何小松 1997年11月 请求追究被告人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而引起的纠纷,法庭审理主要围绕着检察机关的抗诉是否成立、上诉人关于无罪的辩解是否成立的判断而展开,因此在分析该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482.html -
了解详情
纵深发展以及法律意识地长期有计划地培养,现行体制的逐渐改革和完善,使得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可以获得立法机关的明确授权;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法官的法律 的机构主要是各级人民法院相对应级别的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有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仍有被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和撤销之可能(这主要是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973.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法院自身的监督被称之为内部监督,而检察院抗诉、人大基于法定职权对司法机关及其活动的监督则与党政、纪检、社会团体、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机制并 是依靠人大代表等权力机关的人员,而鲜有普通民众。) [5]见研讨会文件山西省法院调研案例6付莹案。) [6]参见《法制日报》2004年1月28日,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80.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不足,二审法院为查清事实而发回重审。 2.因检察机关二审期间提出抗诉、补充证据,或提出新意见,导致案件被发回重审。此类案件以一审 减压手段肯定不会销声匿迹。 【作者简介】 葛琳(1976-),女,江苏徐州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 【注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69.html -
了解详情
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建立判例制度。 (二)典型案例应具备四个特征。 1、案例的权威性。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选定,由著名学者撰写研究性文章, 监督,如对个案未符合先例导致错案,可提起抗诉。三是法院内部监督。按照法院现有的内部监督机制,对法院在适用案例情况进行监督。四是外部监督。案例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66.html -
了解详情
八年,判决后,在重庆服刑。后因发现疑似漏罪,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提起抗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决定再审本案。向某某之夫慕名找到本所汪 排除其他人作案的可能性?根据我们在网上收集的情况,采用这种冒充“神医”实施诈骗行为的案例时常发生,屡见不鲜。可见,采用这种方式实施诈骗并非向某某等人的“专利”,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050.html -
了解详情
杨某的父亲不服,于2007年6月25日向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出抗诉。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改判忻某死刑缓期二 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2009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544.html -
了解详情
案,卫学臣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袁才彦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三个案例印发你们,供参考。最高人民检察院2013年5月27日李泽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案(检 年六个月。一审判决后,被告人卫学臣在法定期限内未上诉,检察机关也未提出抗诉,一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袁才彦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检例第11号)【关键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6000.html -
了解详情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王某未上诉。某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的行为是故意伤害犯罪,原判定罪量刑不当为由,向某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某高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 2001年版,第9-13页。 [2]陈兴良:《正当防卫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152页。 [3]最高人民法院主编:《刑事审判参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