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至于认定行为人有无刑事责任能力则是法官的事情⑿。虽然后者的观点并不彻底,因为一旦认定没有辨认能力 [M],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页。 ⑿参见张湖:《关于评定精神病人责任能力的根本点、分歧点及标准》[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1年第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51.html -
了解详情
受到苛酷的批评就不足见怪了。因此CLorenzen要求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幅度应与其刑事责任相适应。 此外,CLorenzen还从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与观念竞合的处断 相冲突,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相适应。故意犯罪的法定刑,是现代刑法的意思责任的体现。然而在结果加重犯中有不少国家的刑法规定了行为人对加重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24.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两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行为人要对自己的行为引起的结果负刑事责任.就必须首先具备如下条件:行为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刑法因果关系。行为人 的结果负责呢.这显然于理不通。否认这种量刑因果关系.就会导致缩小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将刑法分则中没有明文规定由危害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摈除于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45.html -
了解详情
96 . [8]宋庆德.新刑法犯罪论研究[M ]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 63 . [9]王晨.刑事责任的一般理论[ M ]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 198 . (康均心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王雨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42.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目的以及犯罪和刑罚之间关系的理论,具有理性思辩和实证研究的品格。探索刑事责任的二元评价的理论,对于我们研究如何系统地控制犯罪和改造罪犯具有十分重要 多主张目的刑。 20世纪以来,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由对立走向折中、调和以至统一。刑事现代学派综合了道德和利益的权利观念,认为权利是法律规范的以道德为底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36.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人格(人身危险性)作为犯罪人的人格类型,理所当然应该得到重视。根据肯定说,刑事责任的归责除了判断行为人是否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外,还要判断是否 刑罚权的发动。第三,肯定说的二重性归责理论有利于限制扩大处罚范围,使刑事司法机关有效集中力量打击和改造人身危险性较大的犯罪人,更好地预防和遏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83.html -
了解详情
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可见,法人本身是独立的具体存在,是能够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责任的主体。法人对其成员来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成员生老病死、进退离合并不 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1] 参见何秉松:《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503页。为了方便起见,作者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97.html -
了解详情
成熟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经验,将企业高管纳入反垄断法法律责任规制对象,完善、出台细则细化现行立法,使企业高管在违法促成经营者 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8页。 [9] 参见 李豫黔:《垄断行为刑事责任论》,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10] 同上。 [11] 张平:《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43.html -
了解详情
第18条规定刑事责任最低年龄为16岁,随着未成年人犯罪的增多,在特区政府成立后,立法会多次对应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进行讨论(注://english.people.com.cn/english/200008/19/eng 2000 819-48535.html),澳门大学的调查表明77%的民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40.html -
了解详情
条款时, 有罪名标准说和行为标准说两种基本观点。罪名标准说认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人只对该条款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 列入刑法第17条第2款, 但是,只要有抢劫行为, 不论对象是什么, 都可追究刑事责任。 5. 增强概括性规定的方法 概括性规定, 刑法理论又称之为概然性规定, 是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