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再审程序 郑治虎 再审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审判程序中争议最大的一个程序,本文拟对其基本制度及缺陷加以阐述并提出一些改进设想。 一、 再审程序的 很多的条件,实际上忽略了对方当事人的诉讼权益,造成双方当事人权利的不平衡状态。 4. 违背两审终审原则 现行审监制度的无限申诉、无限再审特点,使申诉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8.html -
了解详情
很多的条件,实际上忽略了对方当事人的诉讼权益,造成双方当事人权利的不平衡状态。4违背两审终审原则现行审监制度的无限申诉、无限再审特点,使申诉主体、申诉 确定的终局裁判即有创制法律规则的功能,科学地对待生效裁判被置于突出的地位。而我国民事再审制度沿袭前苏联民事诉讼的模式,将发现真实进而维护当事人权益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0.html -
了解详情
的借鉴与移植。其中,前者在立法和实践中的分量更重。总结审判经验司法解释立法的立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创制的基本模式。[37]这种立法模式在特定的历史 难避免的排异还会发生在司法制度机体本身。以审级制度为例,对于用三审终审连同再审制度的完善改造现行的两审终审制,学界几乎形成共识。据学者们的设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09.html -
了解详情
不过,由于人民检察院依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是在民事诉讼这一大的司法制度中进行的,由此决定了其所有的诉讼活动都应与民事诉讼的基本规律相适应。在民事诉讼 兼诉,不管其立法本意如何,实际上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干涉。因为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法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审判上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如果第一审法院作出的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79.html -
了解详情
民商事纠纷也日益增多,已越来越显示出我国涉港澳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不完善。作为区际法律冲突核心内容之一的管辖制度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更是经常困扰着有关的 发布在内地施行,在香港,由香港特区政府或终审法院以适当的方式颁布在香港实施。 最后,司法实践中有类似的先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64.html -
了解详情
。尤其是在判例法国家,因确定的终局裁判既有创制法律规则的功能,科学地对待生效裁判被置于突出的地位。而我国民事再审制度是将发现真实进而维护当事人权益作为 参与法庭调查; 其二,检察院抗诉是事后监督,而不是其提起和参加的民事诉讼,也不是民事诉讼的启动程序,所以,检察院在再审程序中不能代表任何一方当事人参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01.html -
了解详情
加起来不到500人。由于基层院没有抗诉权,申诉案件绝大多数又是经过两审终审,因此,大部分的抗诉工作需由省级院及高检院来承担,案多人少、案少人多 检察工作的监督效果。 二、检察权介入民事诉讼的空间定位 在当前的司法环境下,民事检察作为一种较好的制度选择,对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权威具有积极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90.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一规定似乎已通过谁主张、谁举证的方式解决了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担问题。其实不然,因为按此规定,举证责任是根据当事人在 责任构成要件事实,改由加害人就无过错和不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大部分案件的终审法院是中级人民法院,而由中级法院最终确定疑难案件事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3.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一规定似乎已通过谁主张、谁举证的方式解决了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担问题。其实不然,因为按此规定,举证责任是根据当事人在 责任构成要件事实,改由加害人就无过错和不存在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大部分案件的终审法院是中级人民法院,而由中级法院最终确定疑难案件事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66.html -
了解详情
是保障正当当事人利益的需要。 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对当事人不适格,仅以裁定驳回或追加适格当事人,是不利于发挥我国 社会 主义民事诉讼制度的特色的。同时, ,无论原告更换还是被告更换都要经过新当事人的同 意。这是因为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二审程序即为终审程序,更换后的当事人没有经历第一审程序直接进入终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0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