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这种救济途径,直接提起行政诉讼。1991年北京市发生一审的行政诉讼案件148件,经过复议的20件,占案件总数的13.5%,1992年发生一审案件为222件, 行政机关内部。[7]这些原则更多地是体现了行政复议在保障和监督国家合法合理运行的功能。 3.保障立法的正确实施。一是通过审查具体行为来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088.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的审查标准并不明晰,预留了随意裁量的空间。第二十二条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 ,载《中国法学》2002 年第1 期。[3]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4] 胡亚球、陈迎:《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16.html -
了解详情
错误的;⑩公证处查明的其他足以影响涉外收养公证真实性、合法性情况。但公证处或司法行政机关发现外国人收养公证有错误的,应当依照《公证程序规则》的规定办理。8 决定打下夯实的基础。①审理的方式。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36.html -
了解详情
由表及里的不断升华的认识和确认过程。事实上,不仅司法机关认定事实的过程称为证明,行政机关依法认定特定案件的事实同样属于证明过程,本质上都是依法定程序,通过 提交的证据,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的除外。受制于书面审查原则,行政复议不可能也无必要开展类似于行政诉讼的大规模的证据开示,目前的证据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54.html -
了解详情
(CivilCitizen)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公民宪章中设定了公共服务的主要原则,其中包括:服务标准应当并不断提高,公开,信息化,选择,非歧视,易进入 ,这已经得到实践的证明。六、结语英国传统行政正义体系中一般都强调法院的司法审查与裁判所的上诉,行政复议制度一直是较为薄弱的一环。近年来,随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60.html -
了解详情
看,更青睐口头听证。因为它可以促进透明,能够提高裁决质量,维系公众对行政司法的信任(maintain public confidence)。它为当事人建构了参与决定的机会,是 .)。 在我国,《行政复议法》(1999年)第22条沿袭了《行政复议条例》第37条的规定,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立法的原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2223.html -
了解详情
的裁决的公正性并不委之于机构的独立地位,而是通过诉愿委员会裁决的多数决原则、引入专家参与裁决、加强保障诉愿人的参与权等程序设计来加以实现[6]。通过 复议程式仍存在着过于简陋的弊病,诸如有关于书面审查原则及其例外情形、行政复议代理人参与复议的程序与职责、行政复议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等还都只限于个别条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540.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程序的设计与行政诉讼相比就显得颇为粗放,其中的证据制度也不例外。这种粗放型审查机制在保证快捷高效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牺牲了制度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实践 复议法》和《实施条例》均未对证据交换作出规定。考虑到行政复议以书面审查为原则、开庭审查为例外,证据交换制度可以在案情比较复杂或者证据数量较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980.html -
了解详情
委员实行回避制; 申请人要求口头辩论的,不得拒绝。诉愿管辖机关原则上为行政行为的上级机关。 四、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中国的实践和外国的经验都表明,在解决行政 羁束行为,还是裁量行为; 无论是合法性审查,还是合理性审查的行为,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都应该在可监督、可救济的行政复议范围以内。特别应该指出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089.html -
了解详情
法》而制定的,[4] 第8条规定:“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前款规定不含国务院各部、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 行政复议法》第22条的规定,税务行政复议审理方式以书面审查为原则,必要时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听取意见。这种规定很不规范,因缺乏严密的法律程序,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