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属于民事纠纷,对此纠纷只能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 2、行政诉讼的纠纷当事人必须一方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这些机关或组织 的标准。 四、行政、民事关联诉讼及其处理原则 行政、民事关联诉讼是指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法律事实上互相联系,处理结果互为因果或互为前提条件的诉讼类型。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2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也考虑在内。)。为了实现诉讼制度的目标追求,从功能上讲,行政诉讼要解决纠纷的范围应当被广泛地理解为凡不能够通过宪法诉讼、刑事诉讼 案范围理论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3]杨小君.正确认识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基本模式[J].中国法学,1999,(6). [4]江必新.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34.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形成的一种相关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 二、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中对行业组织原告资格问题的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从抽象诉权的意义 的唯一主体 . 观点二,认为应当只允许检察机关和相关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行政诉讼 . 观点三,认为只要行政主体有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存在,任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04.html -
了解详情
各种当事人的具体种类,有助于提高行政诉讼的审判能力,加快行政诉讼审判改革的力度 江西省吉水县人民法院 李崇军 曾志学 邮编:331600 电话:0796-3522446 。 行政诉讼当事人,是指因对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到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和参加诉讼,并受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约束的公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40.html -
了解详情
将劳动权、文化权等未超越人身权和财产权文义范围的权利,通过扩大解释纳入行政诉讼所保护的权益范围之内。其他一些权利由于已经超越了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文义 机关的违法行为侵犯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时,应当由特定的国家利益代表人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或强制行政机关履行职责。②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形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4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关系转化为行政法律关系,利害关系人因此而丧失提起民事诉讼的诉权,只能提起行政诉讼。⑨ 所以,理解行政诉讼法关于第三人与被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上的利害 。此外,将文化局作为第三人,就要裁判行政机关之间的职权纠纷,这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审查范围,宪法和法律也没有授予人民法院此种裁判权。因而没有将文化局列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9.html -
了解详情
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行政执法程序中承担的举证责任构成了它在行政诉讼中承担推进责任的基础。”参见,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 .AlainPlantey,op.cit……也许随着我国行政法的发展,行政程序和证据规则的完善,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因为我们的初步感觉是当事人主义似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4.html -
了解详情
的比较及具体分析行政赔偿诉讼、行政裁决诉讼与行政处罚诉讼,从而论证了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与诉讼效益原则及判决确定性原则相违背,并提出笔者的观点, 等一系列程序来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分清是非责任,才能最终解决民事纠纷。所以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根本无法实现诉讼效益原则,而且由于附带民事诉讼会产生以下一些混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8.html -
了解详情
的争议,第12条列举了法院不能受理的4类事项。行政诉讼法界定行政诉讼范围的标准有两项:一是具体行政行为标准,二是人身财产权标准。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也可以提起诉讼。此项概括式规定将行政诉讼的范围仅限于“”人身权和财产权“”范围,换句话说,对于人身权、财产权以外的权利受到侵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20.html -
了解详情
为相对人是否有违法行为,就会出现人民法院和被告联合起来“”审原告“”,从而使行政诉讼发生变形,审查被告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中心任务,就被“”偷换“”为审查原告 认证规则,就是人民法院在对证据进行认定时所应当遵循的规则。概括而言,行政诉讼证据的认定规则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认定规则并无实质性的不同,三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