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证。应当说,这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设计中的缺陷。 证人(包括警察)出庭作证,是抗辩式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司法公正的基本保证。然而,诚如龙宗智教授指出的, 法庭质证的传闻证据,包括庭前在侦查阶段由警察获取的书面证言。这一规则的基本内容各国相同,但在大陆法系国家,一般表述为直接、言词原则,而在英美法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108.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下,我国司法实务中已改采证据适时提出主义。 (二)诉答程序起诉书和答辩状是当事人诉讼意见的载体,基本上载明了事实、理由及证据,其中也反映了当事人的争点。 审前程序如何构建,都要考虑诉讼法和实体法的交错,以及怎样调和发现事实与促进诉讼这两项诉讼法上二律背反的基本要求之紧张关系。在这方面,美国法和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56.html -
了解详情
下,我国司法实务中已改采“证据适时提出主义”。(二)诉答程序起诉书和答辩状是当事人诉讼意见的载体,基本上载明了事实、理由及证据,其中也反映了当事人的争点 审前程序如何构建,都要考虑诉讼法和实体法的交错,以及怎样调和“发现事实”与“促进诉讼”这两项诉讼法上二律背反的基本要求之紧张关系。在这方面,美国法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1.html -
了解详情
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贯彻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的原则,这是一项重要的现代法治原则,也是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基本要求。[1]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必要的监视,但这种监视不能影响律师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谈话内容的保密性。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控辩双方包括律师阅卷、律师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550.html -
了解详情
,先实行犯后非实行犯。此外还可按先定罪证据后量刑证据,或者按照起诉书所指控的罪行顺序举证。举证顺序一般由控辩双方自定,法官不宜干预,但要正确 ,在取证主体、程序、手段等方面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具备合法性的证据应区分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证据合法性标准的基本要求就是排除非法证据。非法证据分为两类,一类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8.html -
了解详情
二审法院宝贵的时间、人力、物力等,也使得二审裁判因无法及时作出而背离程序正义的基本要求。上诉人与抗诉机关更多地从自身角度提出上诉或抗诉,上诉人大多不通晓法律 不加刑的原则,同时也违反了不告不理、控审分离的原则。第二审法院可以将检察机关起诉书中指控的罪名加以改变,还可以将一审法院所作判决中认定的罪名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596.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的第一个步骤,即强调被告人的如实回答义务。这是公诉人对被告人回答内容的质量要求,即如实。当然,是否如实的判断标准由公诉人掌握,其依据就是被告人在审 的义务,以协助公诉方生动地展现控诉犯罪事实,而且通过剥夺被告人的基本诉讼权利防止积极对抗情形的出现。对质诘问权即是一例。被告人享有同不利证人对质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57.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视为非法证据,并使其失去作为定罪根据的资格,这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要求,也是它区别于其他证据排除规则的关键之所在。[1] 早在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就 的,或者首次讯问没有记录告知被讯问人诉讼权利内容的,法庭也可以将其视为程序瑕疵,并适用可补正的排除。该规定的其他条文,如第9条(对物证、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90.html -
了解详情
也是其主要因素。 三、程序公正在我国法律中的体现 1、强调审判程序的公开性 审判公开是审判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在我国,审判公开既是一项宪法原则,也 条文之中:(1)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开庭审判以前,只能接触到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等材料,而不是全面了解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11.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人权的刑事诉讼目的及国际人权保障的基本要求是相违背的;相反,如果这个标准过高过严,检察机关在行使公诉权时就会过分谨慎,求全责备,不敢冒任何 为程序审查,只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法院就应当开庭审判。这也就是意味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