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申请无理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理的,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条规定,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9.html -
了解详情
谁主张、谁举证,但在有些情况下,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限于客观原因难以或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另一方当事人负责举证更为适宜。为了平等承担举证责任, 这样,在特殊民事案件中,举证责任将经历一个由统一走向分割,再走向统一的过程。 【作者简介】 叶自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注释】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054.html -
了解详情
什么规则可言,仅仅将其作为法官以自由心证认定事实的证据资料,其证据力如何,由法官结合本案其他证据,斟酌情况,加以衡量。[1](P72)[1]因此,在 言,为了有利于原告或被告,一些(具体的)主张必须被提出,这些主张含有或表明有利于每一方当事人的法律规范的(抽象的)前提条件。[12]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6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和结果两个不同层面的责任。[3] 两大法系中,举证责任含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英美法系强调当事人在实体和程序上不同层面的责任。大陆法系则强调当事人在行 一项证据法规则:无论是申诉方还是抗辩方,肯定特定主张或抗辩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负举证责任一方提出的证据足以推定其主张为真,则举证责任转移至另一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28.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异议,不提出异议者,在上诉审中将丧失出示该项证据的权利。 (2)确立证据优先原则。证据优先指当事人的一切主张必须有毫无可疑之证据相佐证,一方当事人不能以此 、诽谤、殴打、损坏财产等,使证人不愿不敢出庭作证,从而掩盖其行为违法的目的。对此类行为,无论是发生在诉讼过程前,还是诉讼中或诉讼行为结束后,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10.html -
了解详情
修正,其实质是将依法律要件分类说应当由主张权利的一方当事人负担的举证责任,改由否认权利的另一方当事人就法律要件事实的不存在负举证责任。从德、日等国的司法 也即败诉的风险。《民事诉讼法》第64条只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而没有规定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因此,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不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86.html -
了解详情
制之前,往往便是由法官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作出不利于提出证据一方的决定:或驳回其诉讼,或拒绝对迟延提供的证据予以审查,或直接认可对怠于披露证据一方不利 上,许多国家亦发展出了完备的举证时限制度。 如果发现一方当事人诉讼中出示了伪证或进行虚伪陈述,或者证人提供伪证,法官将对该证据不认可外,亦可依据诚实信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42.html -
了解详情
难免不突破民诉法关于审理前的准备范围的规定。如关于确定交换证据的日期与证据失权等是对民诉法关于证据可以随时提出的突破;现今少数法院实行的审 材料极不协调; 合议庭成员和独任审判员开庭前不得单独接触一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也是与法官应该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相互矛盾等等。另外,由于各地法院审前程序制度改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7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不能依职权收集和调查。这也是辩论主义的基本要求。自认制度的免除功能就在于,一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被对方承认后,该事实成为没有争议的事实 案件的第三人)等有责任向法院提出能够证明自己要求的证据,而且法院也有权自己主动收集证据以便查明当事人真实的相互关系。[21](P 200201)然而这样的改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36.html -
了解详情
了,显然剥夺了另一方当事人对此证据两审质证的权利,不符合证据规则,这对另一方当事人来说显然不公平。第三,检察院以发现新证据为由提出抗诉从而引发再审程序 在案件的判决或裁定相对正确,无纠正必要时,提起抗诉重新审理,会无端耗费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不符合诉讼目的和诉讼经济原则。 目前检察院动不动就能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