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很明显,很多重要问题永远也不会进入法院或行政机构。当一个问题从社会民众经由律师、起诉立案、审判,最终进入各种上诉程序时,在这一过程中,问题与 法律只能是对习惯的确认,承认当事实本身足以证明社会的某种发展趋势和需求时,通过法律规则和制度的建构能够起到推动引导社会发展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任何社会政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858.html -
了解详情
的含义理解为债务人对债权债务的存在不持异议。由于决定程序转化的时点尚未送达,可能无从得知对方当事人的意向,但法院可通过与原告的沟通初步了解对方是否可能 民事诉讼的领域,实质上是承认原被告之间默示的意思表示一致在决定管辖上的法律效力,进一步体现了高度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立法指向。不过,关于应诉管辖的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890.html -
了解详情
人直接行使请求权,要求该侵害人 对公司承担责任。由于这是通过一般侵权法的机制来维护公司利益,其不属 于《公司法》的保护机制,所以《公司法》无需列明 前置程序义务,股东无需再向通和控股监事会请求提起诉讼。本案的股东代 表诉讼程序符合法律规定。(二)股东和公司对调解协议的同意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8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251.html -
了解详情
特定事项享有程序上处分权,如起诉、上诉、诉之撤回、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等。当事人通过订立不起诉契约对其起诉权进行处分,可以认为是当事人行使法律上所 诉契约,就意味着当事人已自愿接受劳动仲裁裁决效力的约束,此时仲裁裁决就发生了法律效力。其二,劳动争议的诉讼主体具有特殊性。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一般为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034.html -
了解详情
了一个漫长争论的过程。1956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各级人民法院刑事案件审判程序总结》中明确规定:对于被告人或者他的监护人、辩护人、近亲属提起上诉的案件 是禁止第二审人民法院直接加重上诉人的刑罚,而不能禁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在适用法律上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其次,第二审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623.html -
了解详情
独任制审理提供了保障。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时,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尚不健全,基础薄弱,行政审判经验又缺乏,司法独立不够,为了保证行政诉讼的顺利实施, ,有学者提出可以书面审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大都是法律审,案情争议不大,加上行政行为先取证后裁决的特点,法官通过查阅行政机关案卷中的证据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73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至上的观念,没有把法律当作最高行为准则,法律规则也不是其行动的理由和动机,因此法官的法律修辞活动可能会经常游离于法律程序之外,在实现个案纠纷 属于法律正义秩序的建构和实现。 四、法律正义的实现:通过法律修辞培养规则意识 在以法律规范作为社会关系主要调整手段的现代社会,人们可以根据已有规则对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282.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我国死刑复核程序实行书面审理主义,这种方式造就了两个方面的弊端:一方面,由于死刑复核程序 达到了平衡并继续维持了这种平衡。这种平衡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文明的进步不断地使法律制度失去平衡;而通过把理性适用于经验之上,这种平衡又会得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2771.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才能加以解决呢?笔者认为,似乎没有必要就此专门修改《刑事诉讼法》,而可以考虑通过法律解释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进而满足实践所需。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破解立法 秘密)的信息,因此,如何对电磁记录进行有效扣押,且又不会影响正常商业运营,就成为技术上和法律程序上的一个难题。与搜查一样,扣押的对象只能是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084.html -
了解详情
,债权人会议各组均同意重整计划的,重整计划视为通过;有部分未通过的可以协商后再次表决;仍有债权组不通过重整计划的,符合《破产法》第87条规定 无论从公司治理的理论层面,还是我国《 破产法 》 规定的法律层面 ,债权人在公司 (企业 )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主要归属于债权人,具体表现在决定企业是否继续营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7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