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钰 内容提要: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它能够及时、彻底地解决民事权益争议,提高办案效率,减少诉讼成本。调解也是目前我国法院 争议的焦点,分配举证责任,整理、冻结证据(它包括对证据合法性的初步确认,复印件与原件的核对,确认证人,双方交换证据,对证据进行初步质辩等)之后,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提起上诉而在上诉法院进行的诉讼程序,以及就遗嘱认证程序或家事诉讼中的裁决或命令提起上诉而在上诉法院进行的诉讼程序。 此外,法院也可不依 司法改革》,法律出版社2000版, 第390页。 [英]Adrian A.SZuckerman :《英国民事诉讼的改革》,叶自强译,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96.html -
了解详情
民诉法律关系不仅为我国学者所接受,而且还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我国学者一般认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 义务,如收集证据、查阅卷宗、服从法院的诉讼指挥等。 (5)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义务。作为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勘验人员、协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9.html -
了解详情
、通讯交通便利、容易向内外获得并交换各种信息等环境条件方面,也更有可能采用不同于我国民事诉讼传统的纠纷处理方式而更集中地发挥诱导规范及市场秩序形成的 “工具”,依种种具体情境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乃至改变这些主体在诉讼中的行动和预期。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本项调研目前获得的数据信息还远远不足以支撑更为深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56.html -
了解详情
。英国的证据开示规则与美国有所不同,“在英国民事诉讼中,案件证据的准备也必须是在开庭审理之前,但证据开示只是在开示方当事人具体说明有关资料并证明其 新的证据使另一方当事人负担由此增加的差旅、误工、证人出庭作证、诉讼等合理费用以及由此扩大的直接损失,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庭前证据交换。经当事人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3.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不同,经历者可以进一步细区分为不同层次:亲身感知全部事实的经历者,如目击证人、民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犯罪人(如果仅就其是否实施犯罪而言,刑事案件的 者的事实认定能否“符合案件事实真相”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第一,案件事实能否准确、全面地转化为诉讼中的事实主张。根据不告不离原则,起诉范围确定了裁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49.html -
了解详情
和提出证据提供各种机会和手段,它是法院与当事人之间三方互动的过程。审前程序在整个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就像看戏,人们只注意台上演员 会议,明确和固定诉讼争点,修改起诉状和答辩状,对诉讼请求进行自认,保全证据,确定出庭作证的证人及开庭审理的日期,试行调解等等审前准备工作。其特点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8.html -
了解详情
的支配权。与此不同,在社会主义国度里,民事关系的非私法性质就决定了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处分权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一论断是从社会形态以及民事纠纷的 的时候必须是针对能够导致裁判错误的重大事项并做到具体的规范,比如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或证人、鉴定人作虚假证明或鉴定的,或法官违反回避制度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1.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做出如下界定:法院、当事人、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第三人和特定情形下的人民检察院,都属于民事诉讼主体的范畴,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等属于非民 五十四条、第五十五条对代表人诉讼制度的规定难免简约了一些。5.关于第三人参诉问题民事诉讼中,每一个诉讼程序除了必须有原告、被告双方当事人以外,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0.html -
了解详情
给付,并将其适用扩展于诉前。强制令是对诉前禁令的扩展,使强制令制度不仅适用于诉前,在诉讼中也可以对权利人进行保护。先行给付与强制令制度的区别是 而非是制裁力度不够,现行法很多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未纳入强制措施制度的调整范围,例如撕毁法院裁判文书的行为,证人在法庭上拒绝回答的行为等。因此,对藐视法庭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