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结案方式.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庭前调解,我们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后发现,要成功地进行庭前调解,光靠讲解法律条文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讲究调解艺术 ,才能拥有既判力和约束力,才能被当事人自觉自愿地履行.新时期的法官不但要具备深厚的法学修养、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审判经验和社会阅历,同时还要具备高尚的人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3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商事领域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一条基本原则,这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表现为当事人通过行使程序权利对自己的实体权利进行自由处分,但域外证据 中,还不得而知。笔者认为这种适用上的扩充将会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及相关法律规范[Z].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59.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诉讼公正是与当事人的地位平等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平等就不可能体现公正。基于民事诉讼的本质所决定,民事诉讼立法应当在程序构造设计上为双方实施 可以主动调查收集证据,必将使得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主动调查收集证据之范围因案件承办法官的不同而大不相同。[4]《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于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9.html -
了解详情
”,是每一个人民法院在设定自己的审判运行机制时都孜孜追求的价值目标。所谓审判运行机制,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的有关审判职能部门,包括立案庭、审判庭、执行庭 、庭审裁判权、调查取证权、强制执行权和审判监督权等,而表现出的在程序上的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相互制约的审判行为及其诉讼关系和方式。这些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6.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方式改革和审判实践的客观需要,总结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改革的实践,借鉴国外司法制度建设的有益经验,第一次对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作了统一 ”的错误。举证时限和证据开示制度是完整的诉讼证据制度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刑事和民事诉讼程序法律所采用。在我国,虽然司法实践早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这种程序避免了在诉讼中本不应该发生的摩擦和矛盾。这样一来,民事诉讼的“情感沟通文明”就挥洒地淋漓尽致了。六、诚信理念: 禁止滥用权力,禁止“审判突袭”,禁止“诉讼伤害”等等。因此,只有在民事诉讼中真正贯彻了“诚信理念”,民事诉讼才获得了有效的信用保障。民事诉讼的“信用保障文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82.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的安全,对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当事人有过激等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教育、训导,对妨碍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其次,当地基层组织有义务 而是为了实现实体正义。如果对迟延提供的关键证据不予采纳,虽然程序是公正的,但也显然牺牲了实体公正,这与司法证明活动的价值取向、当事人及社会公众的期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32.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申请朋错误”所包括的具体情况错综复杂,所以,在探讨因之而产生的民事纠纷的处理程序之前,极有必要对之详加分析。根据法律规定 立法的原因在于:第一,切实贯彻了诉讼经济原则。因错误申请财产保全之赔偿纠纷是从原诉案件中派生引发出来的,原受诉法院的审判组织对案情比较了解,由其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78.html -
了解详情
选择调解及裁决程序的诉讼模式,以便更好地实现案件分流,提高审判效率。我国民事诉讼法用一个章节对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作了规定,其具体含义是指在法院 判决只能解决双方当事人一部分争议,易造成讼累。审理中,经双方当事人同意选择调解的结案方式,法官即在当事人中各指定一个代理人作为调解代表,由双方当事人调解代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77.html -
了解详情
而这种论据主要靠比较法,尤其是基于历史的比较法研究获得。意大利学者卡佩莱蒂的两篇论文-“民事诉讼程序保障比较研究”和“民事诉讼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为我们 用法上,当事人主义意味着诉讼的推进由当事人及其律师主导,与通常所谓的英美“对抗制”含义相当。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要做到的是使当事人的主张和举证对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