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的限制,主要受劳动基准法的限制,即法律通过为劳动者设立法定权利,以强行规范的形式确保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订立合同,约定 这表明,民事合同严格遵循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法律同等对待双方当事人,《劳动合同法》却分别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承担更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59.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选择权 在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体系中,以调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ADR)来解决民事纠纷,是否侵害纠纷主体或当事人的民事诉权或民事司法救济权呢? 笔者认为, 可降低诉讼成本。(5)规定法官促进诉讼的职责和当事人促进诉讼的义务。对法官迟延诉讼的,当事人应当拥有异议的权利。对当事人拖延诉讼的,可能产生失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68.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最高人民法院对此取消了当事人的反悔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2003]15 自愿。虽然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在庭审中在请求调解权,但既然是当事人的权利,当事人即可行使,也可放弃,法官和双方当事人均不得强制其调解。其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08.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认定既不同于行政调解,也不同于法律规定的行政仲裁行为;第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一经作出,即对特定的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实质性影响 问题,还没有直接涉及到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若当事人对基于责任认定上的行政处罚不服、以及民事赔偿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必须再次提起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若是构成交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73.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调解程序解决往往会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能够尽早平息社会矛盾。基于上述的基础,各方在履行各自的义务时也会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从而降低行政机关的执法 行政行为予以维持。 (三)行政复议调解的程序设置 1.调解程序的启动。 调解的相关权利和程序规定可在行政复议机关向当事人送达受理书时向其予以书面告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35.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 《民事诉讼法》第178条、第180条只规定了案件当事人有申请再审的权利,并未规定案外人申诉或申请再审的权利,虽然我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02年12月23日 的情况或可能,注意调解案件中双方当事人的私人关系及真正的利害关系,认真审查、核实相关证据。法官可以制作关于虚假诉讼的义务告知书,开庭前即向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31.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的期间规定不甚合理。现行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2年期间规定过长。立法机关规定2年的期间其目的是出于保护当事人的权利。事实上,依笔者理解,这主要是保护 的一次或两次审理,且作出了终局裁判。它只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救济,二年的申请再审期间使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长期处于不安定状态,不利于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40.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制度的这些缺陷呢?笔者认为公证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根据我国《公证法》的规定,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 证明活动来明确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平衡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从而实现客观实体公平公正。在这一点上,纠纷当事人的心境与公证员是完全一致的,公证参与调解纠纷易于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693.html -
了解详情
私法主体按照意思自治原则,法律允许其自立于立法者的地位,为自己设定权利和义务,当事人的约定优于法律的规定,自治规则优先适用。在法律允许行为人选择排除强制性规范 ,先后就一同事由提起两起诉讼案件,并且每个案件都经过了相同的两级法院审理。第一起案件二审法院调解结案,调解书虽经原告庞玉伦申请强制执行,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84.html -
了解详情
了再审的审查程序,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权利落实,提高司法效率。 执行制度上,新民诉法延长了申请执行的期间 通过这三方面的措施,形成社会上的监督来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此外,提高了对不履行判决、裁定的罚款数额。修改前的民诉法规定如果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