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相同的法律约束力,因此,当事人要么遵照执行,要么就需要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先将行政裁决加以推翻,然后才可能寻求对其民事纠纷的不同的实质处理 裁决是必须的,那么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之后,又别无选择,只能再次申请行政机关裁决。如果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再次裁决再次表示不服,想通过诉讼途径寻求进一步救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231.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经营自主权;(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应符合下列条件:(1)依照法律规定需复议前置的行政案件,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后再起诉。(2)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542.html -
了解详情
的受案范围。又据最高人民法院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二条如何执行的法释,即[2002]行他字第6号《最高 11日出具)。 三、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书,编号:闵规土(2010)第57号答。(2010年8月16日出具) 四、行政复议受理机关告知书,沪府复告 ...
//www.110.com/ask/question-1346091.html -
了解详情
,依据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规定,应依法予以撤销。其次,被告在作出行政处罚之前,就该事实已做过罚款处理,此行为仍然属重复行政行为,暂不论法律如何规定,就 并非重复行政行为。我单位于2010年8月16日作出的第一次行政处罚,被处罚人为张建民。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期间,张建民提出异议称建设房屋的是汝阳县精安 ...
//www.110.com/panli/panli_25473027.html -
了解详情
。但事实上,这一模式并不能有效保障相对人权益。[8]故而,我认为,如何做到既保证行政效率,又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需要从制度上深入研究并作出必要的规范 ,只要相对人乃至相关人不服,都可以申请救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权利救济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争议中的举证责任主要由行政机关承担,这也就涉及到行政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79.html -
了解详情
赋予司法审查权,而对公众有着普遍约束力的抽象行政行为只在行政复议时可附带申请审查,完全排除司法审查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是抽象行政行为 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如何对其进行控制?英国行政学家韦德就曾经说过:法治的实质是防止自由裁量权的一整套规则。当代的强有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078.html -
了解详情
相应的行政主体负有应相对人请求而公开信息的义务。 相对人申请行政主体公开信息须依一定的程序和方式。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信息公开法都对此作了规定。如美国《 外交政策利益需要保密的文件。 在实证法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如何确定某项信息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及其密级、保密期限、接触范围等做了详细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69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法上的基础性概念,其在认定行政行为、行政诉讼被告、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和国家赔偿的义务主体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由于我国行政主体范围界定过窄,致使众多 的社会组织行使社会行政权是个不容否定的事实。如何准确认定它们的性质并对它们的内涵做出完整严密的解释,如何对因社会行政权的行使而受到不法侵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55.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也可允许法官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原则以及有利于及时彻底解决纠纷和及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加以衡量确定。 (三 定力、确定力和执行力它要求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必须予以尊重,非经法定程序(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不得变动。而在民事诉讼中对作为证据存在的具体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97.html -
了解详情
《条例》没有规定,在实际操作中是与《条例》衔接规定为15个工作日,还是与行政复议衔接规定为60日,或者与行政诉讼衔接规定为3个月。总之,不能因此而 协调确定。5.是否属于国家规定需要批准审查。这项审查存在的疑问是批准期限与依申请公开的期限如何衔接?我们的理解是,按规定须经批准才能发布的政府信息,在未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