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界的共识,并对司法实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一直未能在法律规范中得到确认,民事诉讼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所规定的仅仅是主观的证明责任。是《规定》 《规定》第二条第一款特别强调:我们认为该条款实际上所确立的仍然是民事诉讼法早已规定的提供证据责任的分配原则,而非结果责任的分配原则。[1]在讨论证明责任分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58.html -
了解详情
和肆意裁判。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建立判断合理化规则的重要尝试,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 ;(3)变更程序条件堵截当事人正常行使诉讼权利的途径。例如,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当事人提起管辖权异议,法院应该以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41.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上关于未成年人在行为能力与诉讼能力上的限制性规定正是因此而设。固然,民法和民事诉讼法上的法定代理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但法定代理制度 应当在一定程度上采用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来解决纠纷,如法官可以依职权调查搜集证据、可以考虑当事人未提出的事实等。相应的,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则应受到较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4.html -
了解详情
有错误,检察机关启动二审程序,是采用抗诉还是上诉?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提起民事抗诉,又只能针对生效裁判,启动的必然是审判监督程序, 财产遭受损失的案件,往往不考虑检察机关是否需要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从而忽视对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需要的证据的收集。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注重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57.html -
了解详情
的,应当由B地人民法院审判。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不动产发生的民事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故,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两种管辖就发生了矛盾。但是 考虑诉讼法上的便利,可将A地搜集的刑事犯罪证据和附带民事诉送请求及相关的证据送往B地公安司法机关。所以我认为,把属于受理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管辖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91.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减免诉讼费用等诉讼行为,均应认为有效。与此类似的情况还应当包括保全证据和诉讼保全程序,这些诉讼行为均可在诉讼停止期间实施。 3.程序恢复规则的缺失 继续进行诉讼时起,诉讼中止的裁定即失去效力。从比较法角度看,由于各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中止的种类不同,恢复的程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3.html -
了解详情
平衡着相互冲突的利益,对于相互冲突的利益,法律往往尽可能地板胡若者。《证据规定》所增加的因医疗纠纷提起的诉讼,因共同危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根据本规定,民事责任的分配首先应依照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的有关规定,在没有规定时,再参照本司法解释以及其他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6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民事诉讼法中直接规定证据运用的条文却仅有12条,并且在内容上较为原则和抽象,缺乏必要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在实际办案过程中 参见肖建国:《人民法院报》2001年10月17日。 [4] 刘金友主编:《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第116页。 [5] 陈瑞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18.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中指出《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的简单民事案件中的事实清楚,是指当事人双方对争议的事实陈述基本一致,并能提供可靠的证据,无须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的方法,以确定简易程序的适用。另一种标准是当事人双方的合意,日本和英国民事诉讼法都规定,不论诉讼价额为多少,也不论其属于何种性质的案件,经过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07.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不到庭现象的原因 1、权利、义务与责任的脱节。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作证。作证及出庭作证是证人的义务,对 ,绝大多数对方当事人不同意质证,从而无法作为定案的依据,有很多决定案件事实的证据也不乏其中,此时,法官是追求所谓的法律真实还是尽量地追求客观真实?如: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