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以证据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司法原则是必要的。在民事诉讼中确立了“法律事实”这一标准后,在审判实践中,就自然而然地会遇到笔者前文所提到的证据 制度审理的案件范围仅应限于困难案件,既然是困难案件就不可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而其所应适用的审判规则就应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既然在案件审理中要运用优势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50.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学界一致认为,现行民事诉讼法尽管比较粗糙,未反映一些现代民事诉讼的理念,但“整体上是好的,其体例和框架基本符合中国国情”,[3]且 特别程序法、强制执行法及证据法的有关内容,而以审判程序为主要内容。虽然民事诉讼法与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证据法(有关民事诉讼的内容)、强制执行法相分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93.html -
了解详情
什么样的人性假设法官(法院)与当事人间的关系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关系,因此研究的重点应当放在对这一基本关系所涉及的主体的人性假设上。?应当说,人民法官与 认定的事实必须尊重并依此作出判决;对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原则上不得干预,除非当事人滥用自己的权利。民事诉讼程序的设计应尽量满足当事人对正义、公平、尊重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45.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加以保障,即保全制度。民事诉讼保全程序也就是保障权利人进行民事诉讼的结果能够得以实现的一种程序。我国通常是从狭义上来理解民事诉讼保全制度,即包括财产 申请仲裁前无法进行财产保全,就有可能会使得对方当事人将其财产转移,而造成最后仲裁裁决执行的困难。 此外,仲裁程序与审判程序相比有着其优越性,仲裁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80.html -
了解详情
法制建设的进展,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审判方式改革中,对调解的认识产生了误区,以为调解是法制不健全的产物,现在既然法制日益健全,就不再需要调解。由于 ,立法时应进一步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条关于法官阐明职责从证据扩大到程序,阐明判决是严格的具体的规则之治,而调解只是简约的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58.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约定举证期限和指定举证期限。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举证时限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有利于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和提高法院的审判效率。依照《若干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 证据交换,这样不仅不能早日明确双方的争执点,而且也不符合民事诉讼的两便原则和效率原则。所以,庭前证据交换之日应当是举证期限届满之日。无论举证期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05.html -
了解详情
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的,高级人民法院是按死刑复核程序审判,还是按照第二审程序审判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之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或者他们 的电话请示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向你室反映两个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第一审判处被告人死缓(因伤害致死)被告人没有上诉,但是被害人的 ...
//www.110.com/fagui/law_350609.html -
了解详情
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的,高级人民法院是按死刑复核程序审判,还是按照第二审程序审判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之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或者他们 的电话请示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向你室反映两个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第一审判处被告人死缓(因伤害致死)被告人没有上诉,但是被害人的 ...
//www.110.com/fagui/law_21058.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即表示撤诉。二、虚假诉讼的防治(一)民事程序制约所谓串通型、欺诈型虚假民事诉讼的民事程序防范,是指在民事诉讼程序中,法院在行使司法特权 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所侵害的主要是人民法院正常的审判活动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不宜以诈骗罪追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2838.html -
了解详情
顺利进行的角度,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法院当然应当采取包括罚款在内的措施推进诉讼程序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罚款是对妨害行为人财产的强行处分,将使妨害行为人脱离对其 情形的效果充满期待,但也担心立法上的抽象条文,能否在具体的审判和执行工作中达到这一目标。毕竟真正的制度变迁却只是当规则(或行为样式)与日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2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