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交易中有失职过错等行为造成投资者损失的,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按上海证交所上市规则和深圳有关规定,欲上市的公司必须经其审批准后上报主管机关审核, ,从而保护了中方利益,也标志着股东代表诉讼这一制度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第 一次应用。 我国公司法在借鉴美国立法例构建这一制度时,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17.html -
了解详情
分派。明尼苏达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则直接将公司法的利润分配规则适用于有限责任合伙,以扩大有限责任合伙企业的财产,尽量降低出现合伙财产加过错合伙人个人财产不足 )。 七、美国合伙企业组织形式对中国合伙立法的借鉴意义 我国有关合伙制企业的立法中确认的合伙制企业的种类有限,远不如美国合伙制企业灵活多样。目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53.html -
了解详情
53条,《商业银行法》只有95条,《公司法》只有219条在浪漫的立法实践中,内生出的法律条文之抽象不仅使我们的法律产品不能很好地解决真实的社会 逻辑性与一致性时,作为法律产出的立法者是难辞其咎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目前我国法律解释权的旁落、法律规则的粗犷及法律规则之间的矛盾,全国人大常委会是负有不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94.html -
了解详情
《继承法》、《合同法》和《物权法》等。第二类是涉及传统商法范畴的单行法。主要包括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破产法等。第三类是其他性质的部门 物权的客体。(2) 它确立了财产归属确认规则。例如,我国《物权法》对自然资源的归属做了较为系统的规定,确认了矿藏、水流、海域、野生动植物资源、无线电频谱资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30.html -
了解详情
股权既不是非法转让行为,更不是非法经营行为。我国公司法、证券法都没有限制或禁止股东转让自己在公司的股份。《证券法》第39 条规定:依法公开发行的股票 认为,由于现在大量实施电脑撮合交易,所以这种现象目前已经不存在。实际上,由于交易规则允许在未实际成交前撤单(包括基金也可以撤单) ,而且实务中实行二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334.html -
了解详情
月版)则系我国目前首部有关商事责任的著作。笔者认为,两位学者首次提出了商事责任的独立性,其开拓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但是,从其内容上看,仍系传统 主体为当事人的商事关系发生纷争时,其救济机制的厘定不得不考虑团体法上的问题。例如,多数国家的公司法均规定,公司经设立登记成立后,认股人不得以错误或者股份认购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79.html -
了解详情
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信息披露制度是各国证券法律制度的重要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①]受《公司法》和《证券法》的双重规制,信息披露在这两个法律中均有所 的合法利益,而到底谁该真正为投资者的损失负责,却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则。我国为在证券市场中遭受损失的投资者提供的救济手段和途径极为欠缺:一方面受害者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6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法规对我国股份制企业的发育与培植、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关键作用,公司法律制度的公法性质更明显,主要属于经济法范畴,这可能是不同于西方国家公司法的私法传统的 ”,恐怕主要就是指类似经济法学这种思辨不精确、过于模糊,逻辑规则混乱的现象。这一现象应当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参考文献」①王保树:《经济体制转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91.html -
了解详情
停止向其发售发票。5、推广税控装置,加强税收监控。从国外加强税收征管的经验看,推广使用税控装置,可以大大降低税收征管成本,方便税源监控,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 的债权,应享有优先于私法上普通债权的一般优先权,这是各国法律的通行规则。我国《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公司法》等法律中也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38.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公司,股东与其他股东不能协商解散时,是否可请求司法救济?目前我国公司法未作规定。而结合公司法理论和国外立法实践,笔者认为可有两种救济途径选择。一是提起 金融法研究中心编:《金融法苑》1999年第1期。 ③罗培新:《公司法的合同路径与公司法规则的正当性》,《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④李泫永、官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