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双方当事人参考,但不能强迫当事人接受法院的调解方案。也可由当事人双方或单方提出和解方案。人民法院调解民事案件时,双方当事人都应出庭。因故不能 制作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一方拒绝签收调解书的,调解书不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要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调解书不能当庭送达双方当事人的,应以后收到调解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77.html -
了解详情
民审判工作中对被害人合法权利不能全面保护。由于从2004年开始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当事人双方的过错程度、结合具体案件进行综合确定。 (二)坚持附带民事调解的合法性原则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必须在刑法、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柜架内进行,而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86.html -
了解详情
之非强制性行政行为。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这就使得司法审查具体行政指导行为的合法性陷入困境,而 的程序。在人民法院作出行政判决之前的任何阶段,双方当事人均可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也可依职权组织进行调解。具体的程序可以参照民事诉讼调解的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496.html -
了解详情
,才能从根本解决矛盾和纠纷,同时,也达到预防的作用。 1、建立健全调解工作网络和三位一体纠纷解决机制。三位一体纠纷解决机制,应按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 履行协议,则没有强制力作为保障。只有经过人民法院的司法确认,以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的形式来确认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方能进行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820.html -
了解详情
,2002年11月1日起适用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确立了人民调解的法律效力。还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和 ;上海浦东新区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经司法行政部门批准,成立了第一个行业性调解委员会,有效地调处了行业内的一些重大纠纷,而且举办各种类型的法律培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17.html -
了解详情
的差旅补助等费用当事人也不愿承担。三是民事调解工作司法解释中的一些规定有待进一步明确。如答辩前调解在调解期限届满后经当事人同意延长期限不计入审限的 人民法院决定诉讼费的承担比例是否有一定的原则可循问题,等等。四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实施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也影响了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414.html -
了解详情
有利于民事案件的执行。 5、在当前诉讼案件较多和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民事调解能够在充分尊重和符合当事人利益的前提下及时解决纠纷,减少上诉率、发回 选择调解的自由。在案件受理后裁判作出前,当事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调解请求,并自愿选择调解的方式,确保当事人程序上的满意。心理上的满意体现为各方当事人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03.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出现故意伤害他人人身或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等其他刑事案件的发生。2008年,浦北县人民法院审结各种刑事案件155件,其中故意伤害21件、交通肇事7件、故意杀人3件 原则调解达成的协议,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的协议。在民事调解中,对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的主张必须进行考察。对符合法律规定的予以认定。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688.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出现故意伤害他人人身或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等其他刑事案件的发生。2008年,浦北县人民法院审结各种刑事案件155件,其中故意伤害21件、交通肇事7件、故意杀人3件 原则调解达成的协议,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的协议。在民事调解中,对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的主张必须进行考察。对符合法律规定的予以认定。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71.html -
了解详情
纠纷的首要选择;抗战时期,司法机构已经建立了调解机制,将审判与调解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后,民事调解制度逐渐发展成为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 调解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进行业务指导。第十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1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