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追诉主义,而使被害人的追诉权有了保障。被害人除对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轻微刑事案件可以提出自诉外,还可以对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 影响审理的正常进行。 3、被害人的陈述问题。刑诉法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陈述。被害人陈述,可分为两种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40.html -
了解详情
免予起诉缺乏制约,滥用免诉现象比较严重;审判前的预先审查代替补充侦查和法庭调查,使开庭审判走过场。对于上述问题,可考虑采取以下弥补程序和措施。如规定人民检察院 较重的刑事案件。考虑到简易程序的滥用容易导致办案粗糙,侵犯人权,因此,对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条件和具体程序应作必要的规范。 其他如免予起诉的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27.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起诉法》变传统的社会起诉为检察官起诉;宣判时则不反对法官的有限主动权。仍以英国为例,在实践中,英国法官通常不反对向证人作补充提问或评论证人的回答 程序,使法官的司法投入得到减少。例如,法国、德国等均采用处刑命令程序,对轻微刑事案件在控、辩双方同意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以非正规程序予以处理。 当然,这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44.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案件185件258人,有证人出庭的仅8件,占起诉总数的4.3%。1999年该区共起诉刑事案件197件279人,有证人出庭作证的仅11件;江苏省 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性,立法机关应尽快制定、补充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完善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笔者认为目前应着重从以下诸方面入手: 1.明文规定证人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14.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证据规定》第33条,间接证据定案必须标准更严条件更高。司法实践中部分刑事案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收集到或者无法收集到直接证据,但如果全案间接证据符合所列 的证据作出明确。例如对于被告人有立功、自首情节的证据,常常是检察机关和辩护人补充和法庭庭外调查核实取得的,对这部分在开庭以后才出现的个别证据,法庭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120.html -
了解详情
,是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处理刑事案件的方式、方法和步骤。是刑事诉讼法律关系赖以产生、发展、消亡的根据和运行变化 内没有进行第一次讯问时,通常以纠正违法通知书的形式要求侦查机关程序重作,补充一份第一次讯问笔录以告知犯罪嫌疑人在侦查程序中的诉讼权利及其所涉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27.html -
了解详情
据我国司法实践,刑事案件中,证据展示的范围、方式、时间对于刑事庭审质证的作用的发挥具有直接的影响。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在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只能 在同一制度框架内,质证的功能被削弱的后果必然要以司法机关职能的加强为补充,而过分强调国家权力在诉讼中的作用对促进纠纷的表面性解决可能是有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2.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非常宽泛,应予以修改。 (四)《刑事诉讼法》第140条4款: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一致,否则容易产生歧义。 (五)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61.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非常宽泛,应予以修改。 (四)《刑事诉讼法》第140条4款: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一致,否则容易产生歧义。 (五)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60.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非常宽泛,应予以修改。 (四)《刑事诉讼法》第140条4款: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一致,否则容易产生歧义。 (五)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59.html -
了解详情